仅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个命题连我自己都说服不了。因为,竖版视频在当下来看,充其量只算“小荷才露尖尖角”,而真要到“豆蔻梢头二月初”,可能也轮不到我在这儿说三道四,自有分析师们指点江山,各方智囊们激扬文字。
我想,诸位可能和我一样,每天都在重复同一件事——将手机、平板电脑横过来,全屏观看某一视频。而我们也常面对另外一番景象,一段手机竖直拍摄的视频,全屏放大后,身负一双或黑、或模糊的“羽翼”,横亘在屏幕上,颇有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我们不难发现,手机在把不少卡片机踢出相机市场之后,顺势也蹬了便携性摄像机一脚。手机不仅成为流行的视频观看设备,还成为流行的视频拍摄设备。
不过,起先我和诸位一样心存疑虑——就凭这个,竖版视频就能大行其道?这不是现代版的造反有理、强词夺理嘛。的确,一样东西能够风行于世,谈何容易;尤其在风格迥异、违反“常理”的情况下。当前的竖版视频的遭遇,即是如此。
先举一个“潘金莲”的例子。如果诸位看过预告片的话,不知走进电影院时还会不会有眼前一“暗”的感觉。《我不是潘金莲》采用的圆形、方形(区别于荧幕的长方形),与我们日常所见的电影区别甚大。可是在从圆到方,再到长方的过程中,诸位可曾感觉到有何异样?照我说,过渡得也很自然,起码没有太出人意料。
抛开其他形状不谈,若只论横竖视频的优劣,可能真的难分高下。窃以为,横版视频是对眼睛的迁就,而竖版视频是对设备的迁就。而之于当下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的设计初衷,往往是对于手的迁就。横竖视频孰是孰非,可能恰在于我们要迁就于眼还是手。不可否认,时下的视频多以横版为主,电影荧幕、电视机、电脑显示器,常见的主流设备均以横版见长。而鉴于移动设备渐有成为又一人体器官的趋势,我很怀疑,“眼”这根小胳膊,能否拧得过“手”这条大粗腿。
除却数量庞大的既有设备这堆硬件上的“绊脚石”,人的惰性应该是竖版视频普及路上最大的障碍。首先,惯于消费视频的几代人已经习惯了横版,再看竖版,难免会不习惯。其次,在视频行业里打拼良久的“老油条”,遇到由横变竖,难免会有些手生;再次,制作、发布、传输、呈现,一整套几乎为横版视频定制的、运行良好的规程,可能就此打乱,难免会给各个环节带来一点小混乱。
弄明白“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之后,不妨再谈谈现象。诸位可曾注意到时下流行的直播,对,就是俊男靓女在网络另一端搔首弄姿的那种。从其始祖Meerkat到现今玩儿得热火朝天的中国模仿者们,其界面设计,无不是清一色的竖版优先。因为直播最靠近我们谈及的“竖版视频”,所以特别提到了它。而在此之外,Twitter、Facebook、微信等用户量数以亿计的诸多App,皆以竖版形式设计,来迁就设备、迁就手。它们虽不在此次讨论范围之内,却和直播一起,无疑给竖版视频开了一个好头。
相信在2017年,会有大量竖版广告片涌现,页会有几个微电影尝鲜,以竖版形式面世。而我也坚信,在2017至2018年,现有播放器在全屏模式下强行加之于竖版视频的两条黑边会有技术手段消除,甚至该App还会提示你,请竖直手机播放某一条视频。更远的未来,虽有心在此夸下海口,但唯恐我们迁就的对象很快会从手又进化到了“眼”(如VR、AR设备等),甚至直接到“脑”(如各式脑波设备),也只能就此作罢。
化用Allen Ginsberg的名句(I saw the best minds of my generation destroyed by madness, starving hysterical naked.),就是,我看到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头脑为广告所摧毁,我希望他们也能为新的内容形式(如竖版视频)而疯狂。我们不妨共同期待这一天。
区块链(blockchain)是什么?怎么用?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英语:Blockchain或Block chain)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的比特币,核心技术用的就是它。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用通俗的概念讲,区块链就是一本人人可记的账。在一个公司或机构里,多数人只有看账的份儿,而只有少数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有权提笔记账。当然,区块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账本,它在技术原理上有以下三个关键点:
第一,去中心化。一个践行区块链技术的网络中,其所涵盖的每台计算机均可读取、添加记录,从账本这个角度讲,他们就是共同记账的人,而没有权威人士从中指导、修正。
第二,非对称加密。别看这本账人人可记,可若非局内人,一定读不懂。因为,在记账过程中,每个人都遵从统一的加密规则,但读取时,却必须使用自己独有的解密方式。因此,虽然每个人都保存着这本不断更新的账,但能读懂的部分,却仅限于自己能解密的那一块,也就是与自己相关的那一部分。
第三,时间印记。也就是时间戳(英语:Timestamp),是指字符串或编码信息用于辨识记录下来的时间日期。区块链上的每一个区块,是按照其所生成的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的,并经过集体认证,确认成立。而且,之前的记录是无法被修改的。就像在一本账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时间点之后的记录,索引、验证之前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一旦被确认,再行篡改就难上加难。
然而,“一本人人可记的账”这个概念,不免引人担忧。
区块链安全吗?
在一个前提条件下,它是安全的。这个前提条件是,没有发生集团性的篡改行为,就像在账本撰写过程中,有51%的人忽然起哄,说之前的某一页写错了,剩下的人极有可能被说服。当然,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在区块链的运行机制里,虽然人人可写,但所写内容必须经过几乎所有人验证,才可生效。想要在一个计算机网络里控制数量庞大的加密设备,得有点儿阴谋论的思维模式。
那么,这是一个全透明的体系咯?
区块链能保障隐私吗?
毕竟,这是一部人人可写的书,我能看到别人的记录,别人也必然能看到我的,这样,还有什么隐私可言呢?试想,当你在匿名写书,还会有这个疑问吗?如果你在用密码写书,还会如此担忧吗?在一个践行区块链技术的网络里,计算机按照某个加密法则在记录东西,与人会有书写风格相比,更有其独特的“隐身”特性。
也正因如此,传统的监管措施面对区块链,分分钟傻眼。以区块链比较成功的应用——比特币为例,虽然交易记录人人可见,但谁花钱、花给谁、买了什么等关键信息,监管方一无所知。
有比特币开道,区块链就一定能在金融领域大展拳脚吗?
区块链用在金融领域靠不靠谱?
目前不靠谱。
第一,成本低,但处理能力有限。区块链的理念是,交易无需中介,但需全网通报。这种情况跟我们在门口便利店用买瓶水,还得把这次小买卖通知这个小区的所有人,并请他们认同是一样的道理。即使计算机来执行这一操作,每秒所能认证的交易也不过寥寥数笔,和传统金融机构每秒数万起的处理能力相比,不值一提。
第二,前景广阔,但无杀手级应用出现。以比特币为例,2013到2015年间,其价值暴跌八成左右,此等过山车般的体验,是我等使用常规货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如果在金融领域大规模推广,会否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还不好说。如此癫狂,怎堪担负“杀手”之名?
那么,如此伟大的构想,只能帮助做买卖?非也。
区块链最有希望用在哪些领域?
第一,身份及归属的认证。如何证明你妈是你妈,是一个困扰已久的难题。区块链以时间戳、可追溯的特性,能够清楚地指出你和你妈的关系,再也不需要跑去开证明了。如此,财产、有价证券等诸多事物的归属等问题,也将一并得以解决。如果有区块链帮忙,一套房子、一部汽车,还需要麻烦有关部门盖个章,用房产证、机动车登记证书来证明它属于你?谁对什么拥有所有权、从何处获得、转让给谁等常见问题,若有权限可查,一切清晰可见。
第二,合同的签署、执行。现在签一份合同,是不是得双方自报家门、验明正身,而后还得担心执行不到位、款项难结清等糟心事?有了区块链技术帮忙,签合同就相当于写程序,定好什么条件生成什么结果,届时系统自动执行相关条款,有效治疗难监管、拖延症等“恶疾”。
第三,信息的存储及流通。你触手可及的一筐废纸,可能正是别人梦寐以求的绝密文件。如何防止这筐废纸在不经意间被倒掉,以后再无机会可寻?如何防止落入他人之手?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和非对称加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系统崩溃不会造成数据丢失,修复之后从其他人处拷贝一份即可,如无解密密钥,也无人能破解他所接触的信息。这筐废纸,只有到了你想给的人手里,才是一份货真价实的“Top Secret”。
第四,金融领域前述涉及较多,其他如物联网、共享经济等宏大叙事的领域,应用模式虽有,但尚不明确。此处暂不展开。
光听你叨叨,其他人怎么看?
没错,小弟并非技术权威,说起区块链来也不可能头头是道,或许还有很多令行家贻笑大方之处。大家若得空,不妨多读四篇文章、两份报告。前三篇是中文基础版,权作入门之用;后三篇是英文进阶版,有兴趣的大神不妨深入研究。相关标题、链接如下:
————————————
The Economist:Blockchain:The next big thing
Morgan Stanley:Global Insight:Blockchain in Banking
Deloitte UK:Enigma. Paradox. Opportunity
————————————
VR究竟(不)是什么?有什么用?
提示:如您对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SR(Simulated Reality,模拟现实)等相关概念不甚了解,文末有相关说明。
身为一个对VR初有所知,却依然难得其精要的后生晚辈,我有幸和数位业界前辈、同仁一道,于2106年7月16日前往广州拜会了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翟振明先生。翟先生学、教生涯有很多故事可讲,且留给诸位Google之。就VR领域而言,其先见之明最为人称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发表了专著《Get Real: A Philosophical Adventure in Virtual Reality》,后于本世纪初翻译为中文,名为:《有无之间:虚拟实在的哲学探险》)。
此前,我对VR的特性有4个判断标准,即:互动(interaction)、即时(immediately)、无限(infinite)、趣味(interesting)。如果所谓的VR设备只能用于观看,那和HMD(头戴式显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 or helmet-mounted display)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的动作(如前进、后退、举手投足等)引发的反馈延迟太多,又何必请VR徒增其乱呢?如果所谓的VR只提供有限的视野,甚至有限的互动方式,那有何谈趣味,又如何将这项技术推广至普罗大众呢?
沟通中,翟教授开宗明义,从现象入手,解读到底什么是或不是VR?
什么不是VR:
3D电影:分别拍摄,用偏光镜或快门式眼镜分别观看。
3D照片:重点在360度的投影幕,用眼镜的动来还原一个不动的照片。
360度2D视频、3D视频:没有进深,纵向无法穿越。
180度3D视频:色情产业常用,只有眼前180度的画面。
所谓的VR直播:并非VR,纯观看、无互动
什么是VR:
虚拟现实(VR):通过动作捕捉实现互动,需以人工建模或扫描建模,给予视觉、听觉、触觉的反馈;可通过头盔、投影、3D或裸眼3D来体验。
此外,翟教授讲了另外两个概念:
增强现实(AR):通过动作捕捉实现互动,画面是2D或3D形式的,通过拍摄或者建模解决。
扩展现实(EA)(Expanded Reality):有真实反馈,可通过遥控操作,操纵机器人来实现。
翟教授畅想,在VR等相关技术的推动下,未来,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可能完全消失。
我们再回到现实,VR该如何应用?据我观察,时下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有3个:
1、VR直播,虽并非真VR,但将两个热门概念绑在一起,炒得火热;
2、VR新闻,发展势头迅猛,多停留在只能观看,缺乏互动的层面。以纽约时报为例,其开发了一个名为NYT VR的App,请用户配合Google Cardboard观看相关内容。国内,也有不少媒体涉足其中,做出不少新尝试。
3、VR游戏,以Steam和HTC VIVE的配合为例,用户极易沉浸其中、体验较佳,但需要专用的硬件设备(如:STEAM主机,HTC VIVE头盔及动作捕捉设备、控制器),后者售价人民币六千元上下。
当然,将VR应用于艺术创作、建筑艺术等层面也并非天方夜谭,以Google、Facebook为代表的公司,正推出越来越多的VR应用、设备,如Tilt Brush、Oculus Rift等,焕发出巨大能量。想象一下,借助VR设备,有一天,你和亲朋好友,能够面对面地接发红包;你可以将真实的工作、生活场景在社交网络重现,令人感同身受。终有一天,你可能只是精神的存在,一切场景、互动都在一台中央服务器里。
热火朝天地聊过VR之后,还是要泼一盆冷水。
当我们都沉浸于VR带来的愉悦之时,还能否兼顾现实?正如我们现在沉浸于虚拟的社交、游戏,而在餐桌上相对无言一样。
当我们已经习惯于VR,现实还能否满足我们的需求?正如美颜神器的流行,让自拍及后续变成一项技术活儿。
当然,这可能是几年、几十年之后的人们才需要面对的问题,当下,我们放开手脚,尽情发展VR可好?
另附来自维基百科的几个概念(有少量不影响原意的修改):
虚拟现实(英语: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简称虚拟技术,也称虚拟环境、虚拟实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感觉仿佛身历其境,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用户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三维世界视频传回产生临场感。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感应、显示及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这种技术估计由1990年提出。随着随身电子产品运算能力的提升,预期增强现实的用途将会越来越广。
模拟现实(Simulated reality,简称SR),所谓现实是模拟出来(泛指电脑模拟),与“真实”现实难以分辨。和虚拟现实不同,虚拟现实虽然能够用现有科技塑造出来,但它可以从“真实”世界分别出来,而当局者对于那个世界也不会有丝毫犹豫。模拟现实,却是无从甚至不可能与“真实”世界分辨。不管它是否可行,模拟现实带出三个哲学性的烦恼问题:
1. 我们可以说我们正在身处于模拟现实吗?
2. 模拟现实和“真实”现实有分别吗?
3. 假设我们知道我们正在模拟现实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头戴式显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 or helmet-mounted display,简称HMD),一种用于显示图像及色彩的设备。通常是用眼罩或头盔的形式,把显示屏贴近用户的眼睛,通过光路调整焦距以在近距离中对眼睛投射画面。头戴式显示器能以比普通显示器小的多的体积产生一个广视角的画面,通常视角都会超过90度。
Lost Boy-About Peter Pan
Beyond The Great Wall(墙外用户看YouTube):
墙内用户且看腾讯视频:
创业因何污名化
自某高层接连发表鼓励创业的言论、造访所谓的创业根据地以来,创业变成了一件重要程度不亚于当年建设和谐社会的、举国上下全体动员的大好事。
当然,这怎么能不成其为一件好事呢?就解决就业压力、经济下行压力而言,创业有其独特价值。如今的创业者,恰如当年的先富人群,可能带动一大群人就业、致富;而就创业本身而言,其惯有的乐观、激情,也容易使社会对经济状况产生积极的预期。不巧的是,偏有“一小撮”人不信邪,如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滚滚浪潮中,竟如顽石般岿然不动。为何?
原因不外有三:
其一,每有社会运动,事后总会在汹涌的水面下发现一只此前不曾看见的手。它的目的何在?外人不得而知。
其二,创业不是万能钥匙,基于互联网的创业也并非万精油,可以解决那么多困扰普通人已久的问题。
其三,创业并非一个新现象,当下一窝蜂式的报道也谈不上理性。如果将以讹传讹当做社会现象,你所看到的也许是泡沫,而非真正的繁荣。
前几日,也曾有幸造访中关村创业大街,昔日的盗版光盘集散地如今已焕然一新。相比于两侧橱窗的琳琅满目,几个朴素的小馆子倒分外惹眼。我忍不住推测,这条街上,真正的创业明星可能还不是那些终日奔走于各大会场、苦觅伯乐的青年才俊,而是这些馆子的老板们。相比于创业家们的意气风发,这些老板除了在店里招呼客人,并不善于抛头露面,可谓低调至极。终日在饭桌前谈论融资、渠道、营销的创业家们,绝想不到身后站了这么一位甘心隐于市的实干家。
创业家们终将散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因激情难再而归于平静,或因资金匮乏而黯然离场;少数有幸平步青云者,也断不会放弃利用这段经历的机会,常向不甚熟识的朋友、媒体记者推销,甚至不惜夸大其词,将“辛酸史”包装为“血泪史”,将“扶植史”篡改为“奋斗史”,个中意味,你我常人自难体会。
创业并不神秘。若论创业,何人今生未创业?人生何时不创业?每一次归来、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创业的储备和开始。而谁曾一次次地、自豪地宣布——我创业了?若本就如此平常,为何至今天这般地步,创业精神被奉为圭臬,创业家们,尤其是连续创业家们,被奉若神明。
我想象不到在此过程中有多少尊严被践踏,我也想象不到此间洒下多少汗水和泪水,漫天而来的创业家和创业精神,不免让人慌了神。时至今日,嘴里不捎带几个事关创业的词儿,人似乎就会落伍;没写过高大上的商业计划书,就如不会使用平常的Office系列软件般惹人侧目;没进过创业咖啡馆,像没去过星巴克般罕见。曾几何时,创业还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而今,却是一团无人敢理的乱麻。若有如我一般斗胆对创业出言不逊者,无不被视为离经叛道之徒,似乎不治一个大不敬之罪就有违天道。
诸君莫忘创业的本质是什么。创业是为了展翅翱翔,而不是为了借着风口飞起来,会飞的猪终究还是猪;创业是脚踏实地,为自身、家人、员工,乃至社会,谋求福祉,而非一味参加商业演出;创业是为了打拼出一片天地,而不是用口水喷出一片天地,台下听者少有傻且天真之人。
希望虽殷切,事实却无情。如今的创业浪潮,已如瘟疫般涌来。而此时的世界,再无《圣经》中所载的上帝,以一己之力将其驱散。接下来的日子里,常人不妨手执浴巾立于创业红海之岸,保全一众裸泳者之颜面。
是什么让口罩从“多此一举”走向“居家必备”
回想三年前,雾霾是什么,一时尚无人能解。当然,也没多少人关注是否雾中有霾、霾里掺雾。当时的大众普遍以为,所谓的霾,不就是雾的浓度加强版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与如今的避之唯恐不及大为不同。而事实证明,真理一直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现在的我们,回看多年前的那些人:那些宁愿被请去喝茶,也要公布空气质量指数(AQI:Air Quality Index)的人;那些肯在自家院子里架起仪器,不惜惹怒友邦的人;那些但凡AQI破百,都要戴着口罩上街的人;那些以雾霾为题材,屡以防毒面具调侃的人……
请问,在当时看来有点儿小题大做的他们,在今天,在这个北京市政部门屈尊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的时间点,是不是显得再正常不过?只是,现在的我们,不太愿意或者不太可能回忆当初对他们的冷眼旁观或冷嘲热讽。
此前,是谁穿行在AQI超过500的空气里而不知口罩为何物;此后,又是谁恨不得在办公室都蒙上口鼻。
此前,是谁以为曝光空气污染是鸡蛋里挑骨头;此后,又是谁觉得停工、停课还不够,唯全城限行方为上策。
此前,是谁多方抗议,试图扼住美帝的喉咙;此后,又是谁低下高傲的头颅,半个月里时间连续拉响橙、红警报。
无疑,人和由人构成的组织都是健忘的,这种健忘在让改变来得更为凶猛的同时,也让惶恐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如今,空气净化器成为板蓝根般的神级存在,雾霾早已涌出北京,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分享的“食粮”。昨日,远在老家的父亲于电话里关照我,北京空气不好,记得戴上口罩。而眼光一向放之于政经大事的BBC、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也开始广泛报道这两通警报。我忽然意识到,眼下的雾霾,早已不是当年的家丑,而晋升为新时代的国耻。
我不敢想象的是,如果没有一次次地频繁爆表,令诸多媒体一篇篇地刊发豆腐块般的简讯,顺带激发出段子手们的戏谑之词,会有现在这两通煞有介事的警报吗?如果从多年前至今,没有人对雾霾发一言、践一行,会有今天有关部门如此晓礼义、知廉耻吗?如果没有普罗大众自觉戴口罩,多管闲事般地相互提醒,在受到严格管控的网络环境里口口相传,会有如今的停工、限行吗?
而今的我们,恐怕已深深地感觉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如果不是我们自己的胡作非为和无所作为,中国的空气不会是今天这副鬼样子;如果不是我们自己的坚持和呐喊,不会有而今停工、限行这等“优待”;如果不是我们自己拼命坚持、活得够长久,也看不到今天这般奇异景象。
因此,是什么让口罩从“多此一举”走向“居家必备”,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让这个本不常用的物件变得不得不常用;也是我们自己,唤醒沉睡的躯体,让它无需忍受雾霾的侵扰,而在方寸间求得自在。这是一个自我毁灭和自我救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死去和觉醒相伴而生,幸运的人及时掩住口鼻,而不幸的人,已无法再度呼吸。弥留之际,若有幸扪心自问何以至此,或许还能求得解脱,生命或许还残存些许意义。
外地人想在北京买车买房,不妨先看这个
本文适用于一般非北京户籍的个人(家庭),土豪、权贵敬请忽略,并不打算买车买房请看往别处。下文所提到的社保、个税,为社会保险、个人所得税的简称。
我能猜到,你打开这篇文章的一瞬间,内心必定极为失望。因为,我既不会教你怎样快速致富,也不会向你透露如何钻政策的空子。我以为,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讲,如果不是特别有钱,钱反而不重要了。买车买房,最大的问题不在钱,反而是时间。你要保证自己在北京工作得足够久。定然有很多同学天真地以为,自己上了六七年的班,“时间”应该不成问题。
请看北京市小客车指标管理信息系统(www.bjhjyd.gov.cn)对于时间的2条规定:
1、近五年在北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养老保险)
“连续五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指的是从申请月的上一个月开始往前推算60个月连续,不能断月。如有断月,补缴后有效。
2、近五年在北京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
“连续五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指的是申请年的上一年开始往前推算连续五年,每年都有缴税记录,可以断月,不能断年。如有断年,补缴无效。比如:2012年提出的指标申请,应从2007年至2011年连续五年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
没错,我不生产规定,我只是规定的搬运工。自以为清醒的各位,不妨听我一言。虽然我并非长者,也算不上成功,但也积攒了些许人生经验。
诸位在找工作、签约之前,除了职位、收入等必要条件,尽可能关注一下,和你签约的是哪家公司?你的社保、个税在何处缴纳、申报?首先注意,是北京某某公司,还是深圳或上海某某公司。千万不要以为你人在北京,社保、个税理所应当都在北京。当你历经数年,积攒了几十万资产,赫然发现自己的社保在上海缴纳、个税在深圳申报,是否只能望“车”兴叹?当为数不多的钱遇到有关部门的条条框框,恐怕也只有无可奈何的份。
我希望你足够幸运,你已经有车有房,这篇文章对你来说毫无意义。
我希望你还算幸运,你在北京找第一份工作之前看到了这篇文章。
我希望你勉强幸运,你在北京工作一二年、打算换工作之前看到了这篇文章。
如果我的希望全部落空,至少也祝福你在北京工作五六年之后看到了它,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当你在还可以天真的年龄有幸看到了这篇文章,不妨先自查一番,方法如下:
1、社保
登录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网站的“社保个人权益记录”(www.bjrbj.gov.cn/csibiz/indinfo/login.jsp)查询本人缴纳社会保险的缴费记录。
2、个税
前往北京任何一个税务所,持第二代身份证,找办事人员获取“个人所得税纳税信息查询密码”;之后,可在办事大厅的自助查询终端查询。或者,可登录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网站个人纳税信息查询界面(https://gszxsb.tax861.gov.cn/gsmxcx/grnsxx.htm)核实个人纳税信息。如果你之前未曾登陆此系统,请选择进入“在网站上完整填写个人基础信息”,先补充资料、将默认密码更改为自定义密码。
祝愿各位顺利地买到车、房,早日登上人生巅峰。BTW:上述内容纯属真实,如有雷同,欢迎起诉。
如果真实的世界与你无关
我能理解现代人高估自己重要性的习惯,以致为体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认知,曾写过一篇“重要”的文章,题为《你没那么重要》。内容简明、直白,只想说明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其实,谁都没自己想象得那么重要。只是,内心深处还是难以根除习惯性地自视甚高,也难以放弃略显病态的自我满足,更不想承认现实与想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连日来,我常手捧厚厚一沓书稿,通读之余,也频频挑错,扮演一个近似于校对的角色。每每遇到不通顺、不尽如人意之处,就不由得一股怒火升腾而起。可又一想,我所抱怨或憎恶的这个人,与实际的 她/他 有多大差距?或许,在那偶显生硬的言语背后,是一颗极力把事情做好的心;或许,我眼中的言语不通,只是因为自己对这个年龄层的人疏于了解;或许,我根本就是太过敏感、反应过激。这么一番下来,气没有了,反倒多了几分敬畏和钦佩。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我们对别人、甚至对自己的了解究竟有多深,这种了解的意愿究竟有多强?对平常的我们而言,生活始终运行于一个轨道之上,别人、自己的另一个状态,不过是行进路上的某一个停靠站,对惯于忙碌的我们而言,这种了解只限于每天或每几天、几周、几月的寥寥数语,或偶发地自我反省。
比如,一个怒气冲天的我,可能好几个月都见不到一次,我肯花时间来认识一下这个比较另类的自己吗?会学曾参,反省自己吗?平静如初的我,对那个怒发冲冠的自己会有多深的印象?这种印象又会留存多久?要知道,人最善于选择性遗忘,尤其在面对令自己难堪的一面时。
而对于别人,表面功夫更多些,完全不会考虑想法、意图等内在的东西,尤其当我们可以用网络上的联系代替现实中的嘘寒问暖时,以往还算客气的点头之交也变成了抬手就来的点赞之交。
当我们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足够地了解时,也很难明白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而围绕在身边的电信运营商、社交网络服务商、电子邮件提供商,无不在争相了解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致它们对我们的了解程度远超于我们相互之间所应有的。于是,我们有了一个看似可以相信的工具,似乎有了它,我们的感官得以延伸;似乎有了它,我们的眼界得以拓宽;似乎有了它,日常的平淡生活重新焕发了光彩。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意义。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这种虚伪的繁荣背后,我们与真实的世界,尤其是真实的他人、真实的自己日渐疏离。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多是自己想看到的;我们所看到的别人,多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而那个自以为是“我”的“我”,或许在迷离、彷徨中早已找不到自己。当你在地球上一个平常的地方,指南针或许能告诉你何谓东西;若你身处南极或北极,它又能如何?我们所期待、所想象的那个世界,与真实的世界不仅相差巨大,而且可能并不相关。于是,我们还能奢望自己与世界发生那么强的联系吗?还能奢想自己对于世界有多重要吗?不能。
举例来说,长盛不衰的搜索引擎,此前大热的RSS,现在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及公众号,或为我们的兴趣所在而不假思索地查找、订阅,或是本就臭味相投的一群人凑在一起。单就围坐的这一圈人来看,气氛足够热烈,有人发、有人回、有人赞,效果奇好;而从更高处望下去,不免略显无趣,更像是自欺欺人的夜店狂欢,散场后,之前还神采飞扬的大家略显落寞,各自打道回府,静静地舔舐孤独的伤口。
自娱自乐是很多动物的本能,而自我放弃则是少数动物的高级属性。而不幸堕于深井底部的一群人,终日望着巴掌大的天,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而全然不知世界究竟在经历着什么。在现实的天平上,信心从来不比事实更重要,而自以为身处“风口”的你我他,在真实世界的渺小、不值一提的程度,又何止沧海一粟?当我们以为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当我们以为在指点江山、断言时代发展大势时,当我们以为在让全世界在围着自己转时,是否曾想到过——也许,真实的世界于己无干。
末了,我完全可以安慰你——我之所说,不过寥寥数语,皆愤世嫉俗之言;人生在世,还是要积极、要奋斗、要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鸡汤的效力远比不上真话这剂良药。若想立于真实的世界,走出小圈子为当务之急。逃离常规,尝试往偏僻处走;脱离小圈子,尝试向大众看;再努力一些,不要再用习以为常的姿态看待眼前发生的一切。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地球依然不会因你而停转,但世界却因你而多了一份别样的光彩。
我们无性不说话了,是吗?
我们也曾清高过、孤芳自赏过,我们的标题充满了炼字的锐气,内容满是自我表达的豪气,文风有着自我标榜的傲气。
尤其标题,我们曾视之为点睛之笔,我们也曾力图将文章的精髓凝结于此,让其有开宗明义之感,令人从中窥得文章的全貌。然而,现在的标题,竟踏上了这样一条不归路——冗长、庸俗化,充斥着自我作践的奴气;恶俗、血腥,周身遍布烟花柳巷的脂粉气。
成龙因其子再度出名时,满屏的Duang Duang,时至今日,有几人能解其中“风情”?汉字之后跟一个括号,在其中再填上拼音,真的没有更好的命名方式了吗?每每“哪家强”,百看不厌吗?除了“G点”,标题上没有其他可体现的了吗?而“撕逼”,不可以用“争执”正常表达吗?“屌丝”一定比“草根”更有表现力吗?“逼格”的格调比“格调”自身都要高?
同为文字工作者,我猜不透诸位使用这些字词时的心理状态,不知是否也有一种“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的优越感?我以为,流行不是坏事;有时,俗一点也显得接地气。但是,清晰无误的表达比这些都重要。当一篇文章在若干年之后已无人能解其中意,那是何等的悲哀?
你觉得自己在灵活运用,甚至以此游戏人生。殊不知,人生在你游戏之时也玩弄了你。你精心打磨的鸿篇巨制,因为这些廉价的、涉性的、自以为聪明的字词的存在,可供流传的不过是只言片语。你渊博、高深的思想,在这些字词的堆砌下,也不过是花边新闻里点缀式的人物内心活动,有谁能从一篇近似情色文艺作品的文章里读懂作者的内心呢?诸位的本意可能是想写一部《金瓶梅》式的传世巨著,而映入众人眼帘的,不过是低俗至极的路边小报豆腐块。这是何等的荒唐?
犯错并不新鲜,为了争夺注意力,或许我们都曾犯过这样、那样的错。但是,用“性”来维系受众的关注并非长久之计。在据说倡导性自由、性开放的西方世界,也不会有人如此自贬身份。“性”存在于现实世界,如同上厕所一样平常,但若以此为荣,整日里津津乐道,就如同每天沉浸于厕所无法自拔。我们可能无法写出惊世骇俗的文章,可能无法实现儿时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梦想,但切莫因此而自甘堕落——有为青年时刻扮腹泻状,伏于马桶之上,为时间徒增垃圾。
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而言,我可能会因为一篇文章的标题而点击,但不太会只因为标题而阅读。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信赖内容为王,也被人嘲笑,但没有内容,一个个耍小聪明式的标题有何用处?其价值何在?没有水,再庞杂的管网又有何用?没有数据流,覆盖面再广的互联网又有何用?内容终究可能不会是王,但也不至于让位于区区一个标题,更何况这个标题还无时无刻地将“性”置于其中,不仅因此自我感觉良好,还毫无悔改之意。
我以为,人所能接受的刺激是有限的,正所谓水满自溢、过犹不及,我不太相信读者,甚至是惯于做键盘侠的网民能持续接受这样的标题、这样的文风。这点小聪明,这点动不动就想搞个大新闻的蠢蠢欲动,真配得上“young、simple、naive”等判词。如果这还不算幼稚,我不知幼稚是什么;如果这还不算低级,我不知低级该怎样定义;如果这还不算粗俗,那你眼中的粗俗究竟所为何物。
我内心中最悲哀的想法是——未来的我们,没有涉性的词汇,便无法自我表达。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强烈的意识冲击,再难保持淡然、自持的心态。也许,我在标题上的提问已经有了答案——是。
我们结婚了
这一刻,家父动情地说,他等了三十一年。
这一刻,岳父深情地讲,他为此激动和感动。
这一刻,距离我们相识,已有三年之久。
这一刻,HL同学眼里噙着泪;而我,依旧没心没肺。
此前,我常拿美国电影《革命之路》(英文名:Revolutionary Road)来故作高深——一个人如果看过《革命之路》之后,还是想结婚,大约是遇到了真爱。因为我知道,凡人注定无法规避婚姻中的失望、难过,甚至煎熬;而电影中的焦躁、痛苦、自残,虽有夸张之处,却也只是将现实积聚和放大。我们不要妄图逃避婚姻中平淡,乃至消极的情绪,而要去坦然面对。
至此,你可能觉得我太过悲观,不够喜庆。然而,对于我等资深悲观主义者来说,只有对结局足够悲观,过程中才能笑出声。
HL同学自与我相处以来,吃过苦、生过气,也受了不少委屈,我们的个性说不上互补,在外人眼里也许并不登对,更非完美如天人而从无矛盾。然而,我们一直相互信任、彼此包容;我们也深信,会一直如此,携手走过波澜不惊的一生。我们以为,生命中的多数时光本就平淡,奢求反而多生祸患。
Last but not least,结婚对我们而言,只是共同生活的开始,有双方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共同见证,我们已倍感荣幸。对于关心我们的各位来说,其实并无特别的意义。因此,我们收纳各位的祝福就已足够,有各位的呵护与照顾就已足够,怎敢再行叨扰、舟车劳顿。
请容许我再一次假装自己很重要,向这个世界、向我们的亲朋好友、向看到这篇短文的各位宣布——我们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