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解共享单车之惑

共享单车在这个创业者遍布四方的时代,刚开始是出现在科技新闻版块的。尝鲜的、评测的,混杂着各色努力不露痕迹的公关稿,出现在各个媒体的各个角落,好不热闹。也许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它渐渐转战社会新闻版块。甚至有人将它上升到直指生命内涵的层次,称其为人性的照妖镜。

若不说共享,只论单车。我们会在维基百科找到以下资料(有大幅删减、微小改动):自行车……台湾通称“孔明车”、“铁马”、“脚踏车”,江浙、上海等地亦有“脚踏车”之称;香港、澳门、广东、广西、湖南等南方地区则更常称其为“单车”……

若暂且搁置困惑,来谈贡献,我以为,它在语言层面的最大贡献是让北方群众熟悉、甚至惯于以“单车”替代“自行车”。其他诸如“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等褒奖之词,我也就不一一重复,且来看本文意图探讨的主题——惑。

惑之一,为何花无百日红?当初被各路投资人奉为至宝,频频出入各种会场,聊心得、谈体会,风头正劲、一时无两;而不消须臾,便成为各地政府、喉舌的鞭挞对象,成为(大)城市发展的隐患式存在,成为滋长人性阴暗面的陷阱式存在。有关部门更拿出堪比对付房地产市场的手段,采取两限(限制投放、限制停放)政策,控制其肆意增长。

我们试着回答一下。先各打五十大板,显然,这种事一个巴掌拍不响。过度地信任相当于放任,而过度地放任难免会助长任性妄为之举。之于共享单车企业,不对产品本身做过多地改进,而执着于制造、部署、维修,总想坐到头把交椅的宝座上,本就不够理智。之于各地政府,在萌芽状态时坐山观虎斗容易,在鏖战之时再想搭桥看水流就难了,甚至已无立足之地。而回过头再说人的因素——单车本就脆弱,面对手持油漆、电锯的人类,除非每辆车配一个护卫,否则什么措施都谈不上有效防范。而政府呢,连楼市这么大的西瓜都习惯性地砸到脚上,想让他们拾起共享单车这粒芝麻,谈何容易。

惑之二,为何人无千日好?市场如此激烈,大家习惯性地暗示友商抹黑、友商推波助澜伤害自己,为了什么?当然,最终是为了钱。但往直接相关的地方看,是为了争夺用户。而用户究竟有何偏好?不太好说。99元、299元的押金有本质区别吗?1块钱使用半小时、一小时,会影响多少人的选择?思来想去,其实关系并不大。长久来看,用押金赚钱的思路行不通。上上下下,多少眼睛都盯着这块肥肉,共享单车企业想要独吞,万万不可能。而最终能影响到用户的,很可能是促销力度、免费时长等有限几个因素。摩拜的红包车,从收用户钱到付用户费,ofo连续几周高举免费大旗,皆属此类。而用户会因此而忠诚吗?不太会。

要回答这一题,不妨先上个层次看问题——人本就善变,更何况是称其为用户的人。哪家不要钱就是哪家的用户、哪家正好在眼前就是哪家的用户、哪家好用就是哪家的用户,多数用户将金钱、距离、易用程度三个因素依次排开,条理清晰。如果想用洗脑的方式吸引用户,共享单车企业可能需要CCTV持续不断地发功,而从大家对3·15晚会的热情与失落来看,用户对坏消息的喜爱程度恐远超好消息。所以,可能CCTV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要寄希望于收获用户对品牌的持久喜爱,否则,会收获持久的失望。

正如题目所言,困惑难解。身为一个局外人,无论是聊贡献、聊困惑,充其量只是隔靴搔痒,挠不对地方。不过,有一点我倒觉得在理——无论企业还是政府,不要寄希望于别人。无论是希望用户拯救你,还是企业听从你,最终很可能会颗粒无收。唯有克制、不放任,才有机会在渺茫中收获感动。

那么如何赚得盆满钵满呢?不算“惑之三”吗?之于这个行业,我至今看不到赚钱的希望。当下,我仅将其当公益事业来看、来评论、来体会。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