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肥了才宰

这些天,打车应用和第三方挂号平台如丧考妣般哭喊。没错,他们是该喊。因为,在深圳、北京,他们分别遭遇了灭顶之灾。虽然只是局部地区发生的个案,但若有首开先河者,必然有跟进者。别看我们不是一个实行判例法的国度,却有着因循守旧的光荣传统。面对打车和挂号应用们的崛起和风行,有关部门打压之、利用之的心思也不免再度萌动。

据深圳交委会的说法,叫停打车应用,是因为市面上的手机软件存在安全隐患、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因此主管部门依法进行了监管。是不是叫停就没事了?当然不是,交委会的下文是——随着年内全市统一的手机打车软件接入标准的出台,如果届时有软件开发公司愿意根据标准进行修改,则将可以继续在出租车上使用。看到了吧?叫停不是目的,招安才是。

而从表面来看,北京卫生局显然没那么多心眼儿,其新闻发言人的话也说得很直接。他认为,淘宝网的预约挂号是假服务,以一个链接给网民挂号多设了一道坎,网民要在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以后才能进入北京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这一多余程序不仅增加了手续,还增大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因为对淘宝和支付宝等发自内心的不信任,我倒愿意相信发言人的话。

撇过挂号平台,单看打车应用。有关部门从刚开始的态度暧昧到现在的痛下杀手,很像在养羊。羊没肥时一般不会开宰,而一旦长起点儿分量,就迫不及待地分而食之。那招安之举,多少让我想到一群羊不得不依附一头看起来还算温和的牧羊犬的场景,可有谁知道这只狗会不会突然反咬一口呢?

之所以出现这种形似出尔反尔的问题,原因得分别从有关部门和开发者、投资者身上找。

我以为,有关部门打心眼儿里把自己当官老爷看,而毫无服务意识也导致他们对任何事都有收放无度之嫌,导致凡事无规矩可言,自然也难成方圆。而缺乏“禁止标识”的社会,几乎等同于处处有雷区。于是,眼看着开发者、投资者们如无头苍蝇般四处乱撞,却苦无解决之道。

从开发者、投资者这一角度来看,缺乏危机意识,没有长远眼光是关键原因。想想看,出租车、医疗事业,何时不是官办和半官办机构,想从他们身上薅羊毛,得有点技巧和胆量。可惜,打车和挂号应用们的手法都不够娴熟,导致痒痒也没来得及挠,就把官儿给惹毛了。

何谓缺乏长远眼光?即使这是一个有关部门明令倡导的行业,开发者和投资者也不应一拥而上。想想现在濒死的太阳能产业就会明了。雨后春笋看起来虽有百花齐放的振奋,实际上却造成了资源浪费。投入的精力、金钱,只因有关部门的一句话,就得白白扔在那儿,开发者和投资者难道不该反思一下?

因为这两条禁令,有关部门又被骂得狗血喷头。我们在尽情泄愤之余,不免要想,该如何避免这一问题?我认为,有关部门有必要明确边界,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说清楚。而后,坚定不移地执行,不为钱、权所动,以避与民争利之嫌。开发者、投资者也要谨慎,尽量避开红顶子的锋芒,再难也别给官老爷添麻烦。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Yahoo重启

Yahoo令世人失望已久。于是,它稍有回光返照之象,众人就纷纷围拢过来。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不,新版Flickr一发,各大网媒纷纷跟进报道。耳濡目染,官方腔调里新Flickr的三大特性我已了然于胸:“更简洁的界面设计、一款新的Android应用,以及比其他照片分享网站更大的存储空间。”

相比于熙熙攘攘的人云亦云,我更关注一个“小”细节:“所有图片都可以以原有分辨率上传”。前者Google+改版之时,也突出了这一特性,但在雅虎这里,更像一个附带服务。因为那堪称业界良心的1TB已足够亮眼,近70倍于Google,更把自身的其他特性都比将下去。

初识Flickr是在2008年。它的鼎鼎大名,让我这个蹩脚的摄影爱好者心动不已,迫不及待地想尝尝鲜。然而,我忘记一件事——我在这边,Flickr在那边,我们中间隔着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因为这墙,我在Flickr上吃了不少苦头。

与其说注册Flickr,倒不如说是注册Yahoo ID。而Yahoo这个根正苗红的美国公司,也一度因为向有关部门泄露用户信息而“恶名鹊起”。于是,我几乎以一种捏着鼻子极力忍受的心情,完成了注册流程。可新问题又出现了——Flickr在国内访问受限,网页常加载不完全。难道我苦哈哈地翻墙就为传个照片?意兴阑珊的我,又陆续目睹雅虎邮箱大面积瘫痪、中国区邮箱业务遭关停等逆事。这接二连三的中国式不顺心让我感慨,即便听话如Yahoo,在中国还是难逃一死。

那么,我这位老资格的Flickr用户,究竟在那儿干了些什么?实话说,我与Flickr的缘分起于试用,也终于试用。高墙相隔,也不常登录。因为那捉襟见肘的几百兆容量,我只上传了不到两百张照片。

其后,我听说Flickr已自废武功,创始人离开,“亲儿子”也被边缘化。彼时又恰逢Yahoo这个大家庭动荡不已,一把手换了又换,连续几个都是来不及把金交椅坐热就被赶走了。从那时起,Yahoo“产品杀手”的美名就已传遍天下。曾有人断言,Yahoo收购谁,谁就必死无疑。

再往后,Twitter、Facebook占尽先机,一个明显抢饭碗的应用——Instagram崛起,用几个看似简单的滤镜将几亿人迷得死去活来。不过,在它被Facebook收入囊中后,毫不意外地和Twitter反目成仇。

这过程中Yahoo并非毫无作为。除了管理层你来我往的殊死争斗,好歹还从后起之秀——Google那里引进一位美女高管,名曰玛丽莎·梅耶尔,出任CEO一职。梅耶尔除了烧常规地“三把火”,近来又花巨资,把一个知名的轻博客网站Thumblr给收了过来。几天之后,大家误以为Yahoo已然放弃的Flickr满血复活,狠狠地扇了悲观论者一个耳光。

Flickr放大招,让我以为Yahoo这台巨型计算机重启了,希望又将降临。不过,也有人怀疑,如:新措施是否会让付费用户大幅减少?广告带来的收益能否支撑高昂的流量费用?若盈利前景惨淡,该产品是否会关闭?而我只希望,Yahoo一旦踏上这条前进的路,就再不要且行且退。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科技

我为什么不上微博了?

两年之前,我若说自己不上微博,也不看好它的未来,许多人都会心有微辞。我的朋友可能会说,你真老土,连微博都不上;我的同事可能暗想,这小子没什么战略前瞻性,毫无前途可言;我的长辈们会认为,这小子在大城市混了那么些年,竟连微博都不上,看来没混出啥名堂。

好在那时的我和现在不同,对微博还有那么点儿小热衷,几乎每天都花一点时间在微博上,明其名曰为“经营”。所幸,后来换了工作,网速也没那么快,上微博的事也就此搁下了。

再后来,虽然网络通畅了,但上微博的心却淡了。我以为,自己已足够老,不再适应微博那种“碎片化”的潮流了。我的这种感觉,在身边的人都不那么热衷于微博时变得愈发强烈。

而近来发生的一件事,更让我坚信自己的判断。这件事让我看清,微博之于媒体,更像一个其他功能都健全的瘸子或瞎子,始终无法弥补的短板。这话并非因为我出身传统媒体才说,而是因为此乃微博自身无法回避的缺点。

过去,我曾听过好多人的豪言壮语,说什么微博是戴着镣铐起舞,在140字里见真章等等。那些看似确凿无疑的名言金句,引得不少人深信不疑。这其中,就有很多媒体从业者。他们立志于在微博上重新聚拢受众,并为此奔走呼告。

现在,我们知道,他们的行动已被证明是失败的,至少算不上成功。他们聚拢的也多是一群看热闹的人。这群人不在乎你的内涵,只在乎你这儿有没有热闹可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制造热闹这方面,很多微博都做得很成功。通过名人、大号、水军的转发,多少也带来点儿生气。除去这些手段,他们在内容方面也下了苦工,一副寻衅滋事的派头。

以近来的一则新闻为例,某女青年在被抢劫后,以扭到脚为由,痛说家史,成功阻止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奸。 劫匪听到她讲的悲惨身世后,决心带她外出打工,将其救出苦海。之后,其数次联系受害者,最终令不堪骚扰的女孩子报了警,他也因此落网。

而在微博上,这事儿被说得走了样。某知名微博描绘的情节是,抢劫犯在恻隐之心的驱使下,没有强奸女孩子,还给女孩子留下电话号码,却因留下线索被抓。什么外出打工,什么几次三番打电话骚扰,博主几乎一字未提。为什么?还不是为了满足看热闹之人的需求?大众或许将“贱人”骂爽了,而媒体又能得到什么呢?是传递真相的满足,还是创造花边新闻的羞愧?

微博,曾经是新浪的梦,是腾讯的梦,也是其他网站的梦。但是,这个梦到今天也该醒了。我们也该学着“move on”,学着“let it be”了。在微博上加载的种种,如今看来,更像一个个负累,他们以锦上添花的心,办了画蛇添足的事。

既然梦醒了,也就到了曲终人散之时。散场了,我还要赖着不成?于是,我真的不怎么上微博了。我不想把自己有限的精力花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地方。你呢?还要傻傻地在微博上混,或单纯地以为会有下一个“微博”吗?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别那么偏激

当我刚开始对Mac OS感兴趣时,所持的态度多半是怀疑。那时,我曾在Macfans同步发布一篇日志,断言Mac未必有Windows好用。可想而知,在彼时的中国Mac用户大本营里挑衅是什么样的后果——我几乎被批得体无完肤,虽意在说理,但还是遭到部分人毫无理性地人身攻击。

虽“身遭横祸”,但我并没有退却——我要向他们证明,我Windows用户更具优势,必然天下无敌。然而,我试用Mac的实际行动却证实了一件恰好相反的事——Mac用户似乎更酷、更厉害。这一转变让我从Windows的怀抱迅速逃脱,倒向Mac。当然,外人可能并不在乎这一切。

在获得Mac拥趸者这一身份后,我成为不折不扣的苹果卫道士。从刚开始的iBook,到后来的MacBook Pro,我捍卫Mac的态度愈发坚决。那时起,我开始讨厌别人说Mac不好用,我开始变得像当初在Mac社区挑战Mac一样激进,在各种场合宣称Mac用户天下无敌。

这种巨大的变化,除了说明Mac拥有强大的魔力,还证明了一件事——我的性格里潜藏着一种固执,它的力量无比强大。除非你将它扭转,否则,只会被它所伤。当它喜欢Windows时,Mac惨死刀下;而当它对Mac五体投地之时,任你Windows美到天花乱坠,也会被无情地肢解。

听着血腥,但不可否认,不只我一个有这种可怕的毛病。我们这种人共同的特点是,从喜欢得要死到恨得要命,中间没有任何缓冲地带。这两极之间几乎有一个虫洞或星际大门那样的介质供穿越和逆变。

幸运的是,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反常。于是,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世界上究竟有没有最好和最坏?答案是“没有”。我们所见的顶峰,只发生在此刻,下一秒的情景没人能描绘出来。

一旦弄清楚这个,就不难理解此后的我为什么不那么偏激了。不管是Windows,还是Mac,无论主流还是小众,能说明什么呢?主流就代表我必须依从吗?小众就值得我为之鼓而呼吗?都未必。

“大彻大悟”之后,我依然保持着主用Mac,有时不得不用Windows的习惯。但我已不像以前那样,把这当成高端或特立独行的标志。我已明白,这不过是个选择,像牛排要七分或九分熟一样简单。

现在的我,依然是Windows XP的忠实用户,但我不认为其他Windows版本不够经典。我也是Mac OS 10.8的用户,但不觉得自己已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以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或骄傲、或不得已的原因,这令其心境或激昂、或淡然。不为外人所知,和不知晓外人相结合,情况恰似雾里看花。当我们无法穿越这潜藏的隐秘、丑陋、和平淡时,便容易语出不逊。

生活,不该只有你我钦定的唯一版本。别人的选择,你可以表示同意或反对,也可以不置可否地走开,万不该人为地树立标杆。若苛求形式的一致,灵魂和意识无不走向偏激。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科技

忆当当网

正式行文之前,有必要先阐述一下叙事的脉络。我一向是漫无目的地写,而在习惯用Mindjet这个思维导图工具之后,开始试着在写之前先谋划一番,以免凌乱,尤其对于这种回忆性质的文章。

以下,我将以事由、听说、第一印象、呼朋引伴、大手笔、反感、后续、总结等八个部分串起篇文章。至于段落,可能不会分那么清楚。各位在读时若有不适,还请见谅。

事情得从当当网的财报说起:截至3月31日的201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3.338亿元(约合2.147亿美元),同比增长23%。净亏损人民币7270万元(约合117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9950万美元。

虽然亏了,但当当高层还是照例给它描眉画眼。CFO邹钧给投资者打气,称当当网的移动流量正在快速增长,超过三分之一的流量来自移动终端。一问订单量占比,才知小于10%。其二,大老板李国庆夸下海口,说要发布可触摸的电子阅读器,价格比之前的那个“废柴”(这么说不过分吧?)要高。可听他描述,那不就是当当版的Kindle Paperwhite吗?不过,当当能做好它吗?天知道。

与当当网结缘,是因为我爱听广播。在改版前的经济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的一个读书栏目里,我听到当当网不仅赞助了购物卡,还打了广告——网上购物响当当(音)。

第一次登录当当网,感受并不好。彼时,在一个拥挤的机房里,以只能用龟速形容的加载时间,我打开了当当网简陋的页面,开始注册、购物。在这之前,我特意跑了10几里路,花了90多块办了工商银行的U盾。而今,U盾或其他网银产品还要客户自己花钱吗?网购之发展,恐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几经周折,成功购物后,我却在机房丢了银行卡。不过,这是在随后几周看到失物招领时才反应过来的,倒也免了我因此而着急上火。

发现现实之外的“超市”后,我开始兴奋地呼朋引伴。我承认,在内心深处是有那么一点想凸显舆论领袖地位的意思。当然,能为朋友、同学提供便利,也是善莫大焉。那时,不仅是书,U盘、钥匙包……几乎每个月都和同学们在当当网买一大堆东西,而后等着在两周后收货。

在当当网花费最大、最失败的一次购物经历,是买mp3那回。那天,我把攒了许久的100多块钱存入网银账户,鼓足勇气下单买了一款256M的mp3,接口是USB1.0。煎熬两个星期之后,我终于等来了邮局的包裹通知单。当天的迫不及待,发挥了神奇的功效。当我在邮局当即拆开包裹时,发现mp3的盒子里空空如也。在和工作人员协商、拒收后,我打电话投诉,虽然提到了当时小有名气的李国庆,也威胁要在各大论坛发帖揭丑,但也没换来除补发之外的其他回应。

在收到补寄的mp3后,我已无使用的心情,遂将其平价转让于朋友。在那之后,我几乎不再上当当网,对网购也有了免疫力。我以为,现今的当当网已然老态龙钟,玩儿B2C,也想玩儿C2B,楞把自己玩儿成了四不像。此刻的它,已恐积重难返。恰逢鄙人网购之心已死,倍感重归现实之必要。此番回忆,就当悼词吧。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科技

所谓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

那个悠闲的下午,阳光从窗子斜射进来,天气宛如古诗词里烟花三月的江南。彼时,我与Helen畅谈科技与人文之道。那些琐碎的言辞、机巧的辩思,就这样堆砌在这篇短文里。

在一群自命不凡的人中,乔布斯是最先被人赞“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的。他曾有一句话被后人频繁引用:“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乔布斯死后,马化腾在微博上说了一大段话,其中一句也是说科技与人文—— “(节选)他完美地把科技和艺术结合,创造了世界上最优雅的产品”。连中国最受人瞩目的科技领袖也这么说,看来老乔的确曾站在那儿。

然而,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路口。想站在那儿的人数不胜数,如罗永浩。他在锤子操作系统(更像UI或图标)发布时,来了这么一句:“我一个人来到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只看到老乔的墓碑孤零零的立在那里。”从这句悲怆的话里,不难体会到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豪迈。

他这话,自然惹的另一位自诩站在这个路口的领军人物雷军不高兴。他在发布会上绵里藏针地回应道:“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我们和米粉浩浩荡荡一起走过。”我不禁疑惑,这个路口值得那么多人去仰望、经过,或聚集吗?

其实,无需引经据典,只从常理出发,就知所谓“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是个多么荒谬的说法了。试想,在你印象里,两条平常的路有几个十字路口?一个。若老乔找到了它,后辈们一再站到这里,岂不是无止境的模仿?若果真如此,他们又何必站在那儿呢?

我以为,科技与人文本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路。他们有时极端接近,有时又无限远离。有时,它们因走了弯路而发生冲撞,或是人文毁了科技,或是科技伤了人文。更多时候,它们相互吸引,却互不影响。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站在科技路上托举着人文,而非让二者生硬地交叉。

时下,我们走入了误区。有人无科技不欢,陷入盲目崇拜的境地。像我,甚至想在T恤衫和鞋上发现其应用了哪些尖端科技。也有人比较功利化,崇尚科技主导的唯效率论。似乎科技不用来帮助人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在褒奖科技“大跃进”之余,彻底丢弃了人文情怀。科技发展若完全掩盖了人文的光辉,那对人的意义何在?

综上,科技与人文要么偶有交会,被乔布斯等前人抢了先;要么就齐头并进,从未交叉。所以,号称往那儿走的人,要么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浮夸之辈,要么是自以为是的疯子,要么就是执迷不悟的傻瓜。当大家都往一起聚的时候,恐慌的不仅有有关部门,还有我等看热闹的。列位若不幸一脚踩空,落入科技与人文间的无底深渊,岂不酿就时代之一大损失?

科技与人文若这么容易被同时触及,想乔布斯也不会有如此成就,我等碌碌之辈也不会就此望洋兴叹。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技让人变坏?

隐约间想起,似乎有一句广告语声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后来悟到,这不过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异化。至于是否真有这么一个连接科技与生活之美的品牌,就不得而知了。而当下要说的这件事,与科技有关,与生活之美无关。

《太原晚报》在5月2日登了这么一篇报道,我节选如下:

我市某高校学生高某,通过微信“摇一摇”与别人的妻子发生婚外情,被对方的丈夫发现遭到敲诈勒索,无奈之下报警求助。

若你有心,以“微信”为关键词搜索一下相关新闻,就会发现其几近无所不能。卖淫、贩毒、抢劫……似乎什么坏事都可以植根于微信。这让人们怀疑,微信会否就是一支枪,光天化日行杀人越货之事;而我也怀疑,微信会否被人当枪使了,风风光光地做了炮灰。

早在微信之前,科技之“作恶多端”就已不鲜见。领先于时代的科技,一般都先运用在军事领域,之后才向民间普及。看那些杀人如麻的尖端武器,有哪个不是甩出时代好几条街的智慧结晶。若科技为首恶,集中了一切优势资源的军队自当认罪伏法,而现实呢?

似乎在某领导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之前,“双刃剑”这一提法就已存在了。毫无疑问,科技也是双刃剑,它有让罪恶变本加厉的能力,但它也蕴含着让善发扬光大的力量。科技在多数时候不为人控制,难免被视为洪水猛兽,但若能为人所用,又怎是几条罪能抵消了的?排斥科技,恰如因噎废食般可笑,生活非但未因此没有变好,反倒可能难以为继。

环视周遭,不乏科技与人方便、为善人间的案例。

屡遭诟病的手机,其角色不只是手雷,它还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像我等外出务工之辈,如果不是手机,又怎能时刻与家人联系。相隔千里,若只凭日益不着调的邮局,或古老的快马加鞭,十天半月也未必能有音讯。平日里自不必说,单在大灾时节,手机救人性命的案例就不胜枚举。

再看常帮助武器系统打飞机的雷达,它能做的远不止这些杀生害命的事。寻常可见的民航安全需要它,倍显高端的深空探测也有它。如果少了雷达,多少人将失去前行的眼睛?

科技不仅有向善的一面,它还默默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轨迹。移动网络技术的出现,基本移除了人四处活动的障碍,安全性、便捷性都有了保证。车、船、飞机等工具的发明和发展,扩大了人类的活动半径。从此,天涯海角不再遥远,塞北江南不再相隔,距离也不再是鸿沟。

事实上,科技还好,人性却常有失偏颇。而作恶的根源也多在人性,而非科技或其他外力。若我们从人性入手根治顽疾,应该不会像单纯指摘科技这般流于形式。科技带来的好与坏,多是一个理由。理由这玩意儿,想找的话,虽形态各异,但数量却趋于无穷。窃以为,科技没让人变坏,却放大了人性的阴暗面。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科技

轰然倒地后的危机感

危机感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按说,只有从小练习才会累积下这等可贵品质。不幸的是,我的危机感是长大后被那些自以为能万古长青的互联网公司给培养起来的,比如Yahoo。

作为门户概念的始祖,Yahoo一度是美国互联网界的老大。毫不意外,它的“魔爪”也伸到了中国,还与阿里巴巴勾结,搞了“雅虎中国”。2007年,又改成“中国雅虎”。邮箱作为中国雅虎的一项业务,因为向有关部门妥协,一向名声不佳。巧的是,我家猪头肉正是其忠实用户之一。

前些时,这个以“中国”开头的公司通知用户,要于8月停止邮箱服务。这场景,让我想起一个说法——作鸟兽散。阿里巴巴和雅虎的美好时光已一去不复返,用户能享受到的也只有这个待遇了。猪头肉问,该换到哪个邮箱呢?Gmail远在墙外,QQ邮箱又有泄漏QQ号之虞。我也糊涂了,这年头,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已是常态,难道我们只能相信自己了吗?

细细想来,倒下的不只有中国雅虎这等外强中干之辈,他乡的柯达、安然,中土的王麻子剪刀和一些古老的手艺,哪个不面临此等尴尬境地。柯达错过了自己催动的数码列车,逐渐走向衰败,其冠名的奥斯卡颁奖地也“嫁作他人妇”。安然,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也曾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即便如此牛气,还是经不住财务造假的重击,黯然破产。王麻子剪刀,17世纪创立的百年老店,建国后,也不免走上死路。再说那些老手艺,你还能想起他们中的谁呢?

中国雅虎关停邮箱业务,身在美国的老雅虎也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裁撤了多项分支业务,旧版邮箱也在其中。注意这其中的“旧版”二字,不少国内网媒误以为雅虎要全线关停邮箱业务。再看周遭的大企业,哪个不是在看似四平八稳之时危机四伏,哪个没有一时不慎满盘皆输的危险?

曾和雅虎亲如兄弟的阿里巴巴,忙着拆分、整合;曾坐地生财、大肆捞金的百度,正在互联网的旷野上呼唤“狼性精神”;而新浪不仅把门户改了版,近来还叫嚣要将微博客户端改版;腾讯呢,猛推微信,甚至还和看似有竞争关系的优酷“勾搭”上了。或嘴上说、或手上加紧,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都没闲着。那外面的世界是否会更精彩一点呢?非也。

如日中天的Google、苹果最近也比较烦。Google刚把Reader关了,还顺手收缩了其他业务线,美其名曰集中精力到主要业务。苹果的股价走上了下坡路,出的新品也往往不被分析人士看好,就连被乔帮主钦点的“厨师”——库克,也身陷被逼宫的传言之中。

企业有危机感,人也该有。那它会体现在何处?自我保护?奋斗?还是抗争?我们应该注意到,可靠的事情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自身的保护,就如同备份数据一样,多留几份总是没错的。不过,我们也没必要陷入杞人忧天的境地。将当下的每一天过好,才不至于走到懊悔的那一步。中国雅虎之事给了我们一些教训——所谓的永远,在企业家那里,不过是赚钱的手段,而非郑重其事的承诺。留着危机感,让害人精们远去吧。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车应用攻城略地之iMessage沦陷

京城打车难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打车应用迭出也就显得颇为自然。可惜,这东西有点儿太多了,投资者的推波助澜、用户的纵容、监管机构的默许,都促使他们走向癫狂。竞争太过激烈,“迫于无奈”的打车应用们在口碑、公关,和推广手法上展开肉搏战。

打车应用的口碑,主要来自的哥、用户和社会三方面。的哥判断一款应用好不好的标准比较简单——能不能拉到活儿、赚到钱。打车应用一般都会给的哥一些甜头,或加价、或话费、或其他什么东西。能安安稳稳挣钱,甚至还能挣更多,的哥能不满意嘛。

而想在用户群中建立口碑就显得比较难,因为用户不但要求有车坐,还要坐得实惠、安稳。A和B同为打车应用,A需要加价,B不需要,B的评价就会好一些。突然蹦出一个C来,说App也不需要下载,直接加个微信公众帐号就可以了。C可能就略胜一筹。可若是D在此基础上还返利给用户,那D就会赢得竞赛。而当下,大家各占一摊,优势都不明显。所谓口碑,也多为自吹自擂。

说做用户口碑难,但最难的还是建立社会口碑。这时,不但需要打车快速、有效,乘车优惠、舒适,还得不那么烦人。有人天天给你发短信说自己牛逼,你烦不烦?有某个行业天天在新闻里夸夸其谈,你厌不厌倦?而打车应用们,正处于这一阶段,开始主动招人烦。

在公关和推广方面的竞争,分别表现在造势、抹黑、反抹黑,和广告、垃圾短信上。造势各位都懂,说行业是朝阳产业,说企业如何茁壮成长,说领导如何英明神武。抹黑呢,不外乎说别人怎么衰,别家发生了什么清官也难断的破事。而反抹黑,则是攻击对手和异见人士话说得过分、事办得过火,人做得失败。当然,不仅打车应用,其他行业何尝不是如此呢?

为何我会在推广这一层把垃圾短信单独拎出来说呢?一则,这玩意儿是非法生意,未授权的发送即为骚扰。再则,在打车应用的推广过程中,这已是主要手段之一。这其中的主要受害者,正是iMessage用户。日前,《IT时报》曾有篇报道作了如下描述——这种垃圾短信比以往“神奇”:它只发给iPhone或者iPad这样的苹果设备;它不再仅限于文字,还有丰富的表情;它的发送成本比以往低一半,仅收取少量流量费;往往从iTunes邮箱账号发出。

面对打车应用的风生水起,有人忧虑——加价、返利,岂不让没使用打车应用的人再也打不到车?监管层能不管?也有人好奇——这个新兴行业正在崛起,又能创造好多工作机会;也有人像我,反感、愤慨——这帮心灵手巧的家伙,居然靠发垃圾短信的形式骚扰用户,这不是严重伤害了你们最看重的用户体验吗?

两个月里,我接到两条iMessage垃圾信息,分别来自摇摇招车和微打车。我先向苹果投诉,一个较高阶的客服告诉我,他将向上反馈,还“推测”下个版本的软件可能会有相应的限制。随后,我分别致电这两家企业表示不满,还打给工信部进行投诉。窃以为,君子爱财无错,切莫取之无道。骚扰用户的,不该有好下场。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苹果:价值5000万的尴尬

早在4月22日,苹果就捐了钱,5000万人民币,外加为部分灾区学校提供全新苹果设备。消息一出,众说纷纭,竞争对手、舆论、网民都作出了反应。

紧随苹果之后的,是三星,号称“中国三星”的这家企业扔出6000万人民币,以“聊表寸心”,外加裹脚长文一篇。相比于苹果官网的区区数十字,告慰亡灵、抚慰生者的简练表达,所谓中国三星的总裁张元基那千八百字的长篇大论,公关稿的意味更加浓烈。

在业内舆论监测的常用工具——百度新闻上,输入关键词“苹果”,在第一页只有现任CEO库克可能横遭逼宫的传言,和苹果第二财季表现不佳的评论。分析家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废话随处可见,唯独不见苹果曾做过好人好事的实况“转播”。这5000万扔出去的时机,真是不巧。

网民的意见,可大致分为三派。其一,苹果真乃业界良心,面对灾难,一掷千金,尽到了社会责任;但他们也担心钱用不到刀刃上,设备进了“美美”们的家。其二,这家伙,挣得比三星多,捐得比三星少,毫不改铁公鸡本色。其三,好歹也是个坐拥数百亿美元资产的公司,怎么连个王老吉也比不过呢?

论述过“半强制捐款”之后,我想,此处就无需赘言逼捐苹果是如何不道德了。以下,主要是我对此事的态度。

关于捐款5000万一事,我觉得苹果是打好了如意算盘。一则,可以讨好有关部门,拜托其以后别拿售后和涉黄来骚扰。另一则,可以讨好消费者,以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央视说的,都是错的。

关于社会责任,我以为,企业最大的责任是对消费者的责任。与其捐款,苹果何不通过在商品和服务的优惠来尽到对消费者的责任。作为一个企业,最应该做的是赚钱,做应该维护的是顾客。不过,也难保可通过捐款来挽回因子虚乌有的售后风波而流失的消费者,或也可因此柔化其高高在上的形象。

关于慈善,我想说,实现它各有各的路,不一定非要拿钱出来。穷则独善其身,对员工好、对顾客好,也就够了。富则兼济天下,对全社会好,亦可称善莫大焉。以钱为标准衡量慈善,太过浅薄。

关于钱,我认为,中国不缺钱,倒是缺德。钱弥补不了人内心缺失的感恩和平和,反倒助长了一味逼捐的歪风邪气。不能说苹果捐这么多不好,只是这么花钱,钱也花了,牌坊也没立起来,“婊子”的名声还远播海内。何苦?不过,无论对苹果,还是普通人,捐与不捐,结局都是捐。我们上缴的利税,囤积在国库,难道不正是为这种突发灾难准备的?

今后,我愿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少买苹果的产品。它之前红色系产品售卖所得捐赠慈善组织就已够格,现在却要冒被贪污、挪用的风险捐献大把现金,挤进排行榜,实在缺乏独立精神。时下,众人将目光集中于捐款,而这远非慈善的全部。迷恋数字的高企,倒不如关注物资的盈亏。苹果这5000万花得很尴尬,善心可嘉,反响不佳,用处也不大。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