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过渡

并不是谁都有“让往事留在风中”的豪迈,更多的人拥有的是把往事遗忘在风中的遗憾。在这个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里,从开始走向结束的过渡过程,是最容易被人遗忘的部分。今天碰巧在程苓峰的云科技上看到一篇网友投稿,写的是内部人眼中的阎利珉。于是,我也来凑凑热闹,说说在阿里巴巴长征路上的一个过渡——阎利珉和他的聚划算。

第一次听说阎利珉,还觉得他是个大老粗。看他的照片,只觉一个黑胖子挤进眼帘。也就是看到那张照片的那一回,他因为聚划算的严重腐败被调整了岗位。因为有之前支付宝留给我的骗子的印象,所以我对聚划算同样没好感。听说阿里巴巴反腐败了,也觉得在情理之中。在这个就要烂到底的腐败系统里,阿里巴巴若能痛改前非,也算好事一桩。那时候,阎利珉和聚划算是生是死、是好是坏,都和我无关,直接无视之。

然而,事情在几个月前有了转机。当时我正为某个淘宝店铺值班,一个名为“慧空”的人加了店铺的旺旺帐号,说要买本书。这个世界上,不只阿里巴巴的人可以用武侠小说里的人物给自己起网名,因此我也没有特别在意。他在旺旺上说起话来不像个有钱人。更令我惊奇的是,他居然还有时间讨价还价,烦得我够呛,索性给他减免了些钱。于是,他一下子买了好几本。我一看淘宝里的发货地址,吓了一跳,“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路391号西湖国际A座19楼”,不正是阿里巴巴的办公场所吗?他所留的名字是“阎利珉”,还有电话、手机等。当然,因为出于对客户的尊重,我也没有致电问候一下。

据他在旺旺里讲,当时他是阿里巴巴集团市场部的总监。虽然不知阿里巴巴的市场部有多少个总监,但感觉这个职位还是有些分量的。现在从云科技上知情人的文章来看,阎利珉当时的确是被闲置了。要不,聚划算时代的他,连内部人见他都得排队,怎会有时间找一个小店亲自买东西?不太现实。谨慎、谦和的好印象就这样留下了,在我的概念里,他和支付宝的“龙井”、“欢乐”等大小员工形成了明显对比。似乎他不是一个传统的阿里人。

在云科技发表的这篇文章里,我又看到了阎利珉的这种特质。两厢对比,发现我在旺旺上遇到的顾客——慧空,的确是他。当初,在买完东西后没多久,就传出他被警方带走的消息,罪名不外乎收受贿赂什么的。而在阿里巴巴的新闻稿里,阎利珉显然和聚划算犯事的小弟们一样,罪孽深重。有个词叫做法不责众,在阿里巴巴这个大染缸里,这个法则也不例外。不过,不能责众的代价就是要找几个用于过渡,让众人撒撒气的替罪羊,阎利珉和他的聚划算,正是在正确的时间里出现的人和事,于是,他们沦陷了。

说夸张点儿,在中国,少有见灰色收入不动心的人。虽然个个都长在红旗下,但长大后,难免走上屁股决定脑袋的老路。阎利珉收没收黑钱,在阿里巴巴一众领导以及马云眼里,根本不重要。或许有确切的证据能证明他的清白,但高枕无忧的阿里人不愿意拿出来,免得给自己清正廉洁的好脸面重重掴上一记耳光。当年支付宝坑我的钱,不就推说监控不了员工的承诺而不退还吗?可见,不光客户,就算自己人,也是阿里将遗忘的过渡性道具。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科技

苹果设备防盗攻略

身边至少有两位朋友把iPhone丢了,其中一位甚至没有开启iCloud备份,想找回照片、通讯录等资料还有一定难度。丢东西这种事,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控制不了,尤其在别人盯上你,蓄意为之的情况下。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嘛——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所以,苹果设备要防盗,最基础的措施就是别让贼惦记。

在“惦记”这件事上,使用老款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的用户真应该感谢iPhone如此流行、如此昂贵,以至于贼对其他型号的手机失去了兴趣。前段时间有新闻爆出,现在的贼,专拣白色耳机的用户下手,只因白色的几乎都是iPhone。丢了iPhone,最高兴的是贼,最难过的非失主莫属。不仅丢了血汗钱,私密照片也可能被人盗用,造成严重后果。没丢过电子产品的人,很难体会这种悔恨与恐惧兼备的复杂心理吧。那些丧尽天良的贼,难道没有别的活路了?

在苹果的系列产品中,iPhone无疑是最容易下手、最具回报率的盗窃目标。iPod系列产品个头和iPhone差不多,但价格上差了一大截;而iPad虽然有些型号比iPhone还贵,但个头比较大,不容易从包里或趁乱从别人手里偷走。至于MacBook系列产品,虽然任意型号的售价都贵过iPhone,但偷窃的成本较大,除非是入室、抢劫,否则得手的几率很小。保护自己的苹果N件套,可依据我所列出的,将注意力集中在iPhone等最容易丢失的产品上。

世上没有万全之策,我之所说,仅是防范。事实上,想得有多周到,都难以避免最极端的情况发生。对iOS设备而言,最稳妥的方法莫过于安装“Find my iPhone”这款App。它通用于iPhone、iPad,甚至在Mac上,也有对应的程序。苹果的产品通常“价值连城”,而比这更令人心疼的,莫过于个人资料的丢失。尤其是积累下来的珍贵照片,辛苦写就的文档,一旦丢了,就意味着再也找不回来了。而有了Find my iPhone系列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当然,前提是你开启了iCloud、照片流,以及通讯录等其他存有重要资料的App的自动备份功能。这样,在接入WiFi时,iOS设备会帮你把选定的资料自动同步到云端。这个方法虽然开头有点儿繁琐,但日后的运行,几乎不需要多操心。

苹果设备虽好,但太乍眼,有很高的识别度。有这个特点,就不怕引不起贼的注意。贼又那么多,光凭多加小心,和自带的Find my iPhone等功能,恐怕也不够。尤其在照片的保存上,iCloud也仅支持最近一个月的同步,想稳妥点儿,还得采用狡兔三窟的老办法,多存几份。在苹果系列软件之外,我使用过的最便捷的产品,莫过于Dropbox了。当你将iPhone、iPad等设备连接电脑时,它会问你,是否要导入照片到Dropbox。照片导入之后,会自动同步到Dropbox赠送的免费空间里。有了照片流保存的近一个月的照片,有了Dropbox日积月累的资料,万一不幸丢了iPhone或iPad,你还有些许挽回的余地。

末了,我还是得强烈问候一下众小蟊贼。如果不劳而获有那么痛快,结局有那么辉煌,那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坚持在正路上累死累活呢?我们的良心需要一个地方安放,而这个地方并不是不劳而获。忙碌中虽有不快,但也有丝丝甘甜等待挖掘。祝福小蟊贼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跟头不断,祝福他们在回想每次偷窃经历时都胆战心惊,也祈求上帝保佑不慎丢东西的人幸福、安康。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科技

阿里云,又一个汉芯

多年前,支付宝一位名为“欢乐”的员工骗我花600元体验网站支付接口,并承诺不满意可以退款;谁知,在我要求退款时,这番话似乎从未有过。在她的上司“龙井”以没有电话录音和旺旺聊天记录证明“欢乐”有过类似承诺后,我基本失望了。支付宝,甚至阿里巴巴,果真如众人所说,是“销售驱动型”的公司,只不过戴了一顶IT的帽子而已。这家企业,甚至不如传统的银行、保险公司等国企,呼出业务居然没有录音,上司对下属的行为也缺乏管控,公司对客户的投诉更缺乏诚意的应对。阿里巴巴的血统难道就是忽悠为王?

多年后,我看到了阿里云,也看到了其合作的手机上被设计得歪歪扭扭的“云”字。我曾恶意地猜想,王坚一定很高兴遇到了现在的“云计算”,与其最高领导的名字一致。这下,马屁可以拍得更响了,云忽悠就此诞生。因为支付宝员工“欢乐”骗钱在先,所以看到阿里云的出炉,觉得其可信程度还比不上百度的。起码,百度像个大学校,而阿里巴巴,不过是围着马云一个人转的忽悠集团。

从不想指责别人的我,在看到马云、史玉柱等大张旗鼓地崇拜某人,甚至在企业内部用此流毒教化员工时,总忍不住大骂不止。某人固然有优点,但并非没有缺点。在你们口中将他描述得那么完美,你们是真心如此,还是为了演得真实而刻意为之?教导员工陷入无底线的忠诚,而自己则秉承着一毛不拔的传统空手套白狼,从不以此为耻吗?当然,像马云、史玉柱等经历过大风大浪,有过低迷、高潮的人,脸皮自然也比常人厚一点。这也直接导致他们领导的企业,沾染上了这种空口说白话、毫无廉耻的恶习。

回到阿里云。因为合作方宏碁迫于Google的压力,取消原本定好的新款手机发布会,阿里云的人耐不住寂寞,学起了祥林嫂,对一众媒体哭诉Google打压他们,他们是Google的强劲对手。因为实在受不了阿里云的自我吹嘘,被喻为安卓系统之父的Google高级副总裁安迪·鲁宾连续质疑阿里云。第一点,阿里云破坏了安卓的生态系统,可能导致消费者和开发者的分裂,最终使整个安卓生态系统变得支离破碎。第二点,阿里云用着安卓的运行环境、框架、工具,甚至还在自己的市场盗版了许多安卓应用,怎么能说自己不是安卓系统呢?

相比于阿里云,小米的名气更大,虽然雷军也有夸大其辞的迹象,但从没像阿里云这般否定自己的出身。用安卓的东西怎么了?为何非要独树一帜?到现在,据腾讯科技的说法,阿里云正在加紧去Google化,代码里的Google字样,都用空格替换之。悲剧的程序员们,开始探讨这样会不会让整个操作系统出问题。出了问题,除了不承认,还遮遮掩掩,想办法消灭证据,阿里云所做的不就是当年支付宝在处理我被骗的事情上的覆辙吗?难道整个阿里巴巴都是如此?

阿里云和Google的纷争,就像一个意淫的人遇到了真正的事主。王坚及其他领导一直强调自己是自主研发,而争论的结果表明,这不过是汉芯造假的再现。阿里云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塑造为Google主导下的安卓的竞争对手,结果导致Google的重视和制裁。过去有个夜郎自大的故事,在阿里云身上得到验证。阿里云故意激怒假想敌,却难免一泻千里。这也难怪,你本来就是夜郎,却非要将自己吹成帝国,不就是在扯淡吗?阿里云,歇着吧。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科技

iPhone5,一幕被剧透的大戏

在没看《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崛起》之前,就看人剧透说,看似大义凛然的女董事其实是个隐藏得很深的大反派。这种感觉,没遭遇过的人自然不会明白。她一出场你就知道,她是大反派,而后,她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被你认为是打伏笔,完全没有一丝悬念。当高潮来临,你发现情节在按预定轨道推进,那种味同嚼蜡的感觉最令人厌恶不过。

在iPhone的世界里,主角只有一个——传说中的iPhone5。尤其是在发布会的邀请函发出,数字“12”的影子正好呈现“5”的时候,广大传谣者一片欢腾,难得说对一回,这回估计真对了。其后,在发布会前夕从官网上找到的iPhone5的公关稿链接,更坐实了传闻。它真的是iPhone5,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它来了。发布会更证实,这一回林志颖等人展示的机器没错,各家自称专业的苹果新闻网站也猜对了。所谓的泄漏,竟然一语成谶。

我曾暗下决心,如果iPhone5真如泄漏出来的那样,说什么也不买。而今,看完库克等人的表演,更认为没有改变初衷的理由。iPhone5改变了什么?更好地和iOS6配合?配置提升一倍?这些和iPhone4S能差得了多少?尤其在iPhone4S和iPhone5价格有一定差距,而外观并没有令人欢欣鼓舞的改变的情况下,我更坚信自己不买iPhone5是对的。

我悲观地认为,库克时代的苹果,已经从创业进化到了守成。如何将既有优势继续扩大,让账面上的美金继续累积,是他们重点考虑的问题。至于因何创新,以及创新能带来什么,相信这不是重点。

看着被剧透的iPhone5、iPod Nano、iPod Touch发布大戏,顿觉困意浓浓。苹果不仅在创新上难以看到大的突破,就连为人称道的保密功夫,也在有意无意地退步。有人说林志颖能拿到iPhone5可能是苹果有意为之;这次被大面积猜中,彻底曝光,也有苹果故意泄漏的身影。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忠诚度一向很高的苹果员工,如果没有上司的暗示和更大的诱惑摆在面前,会泄漏公司核心产品的信息给无关人等吗?我猜不会。

在iPhone5的发布落幕后,非理性的抢购又会次第上演。中关村平日里惯于“转型”的奸商们又得活跃在如今充满抗争气息的香港。9月21日之后的iPhone5世界,将是一个充满了评测、跑分、测试抗摔程度的荒诞之地。那时,它或许能在中国卖到上万元。其后,便是节节跳水;再往后,待中国区正式上市,排队可能在所难免,就连平日访问量并不大的苹果网上商店,也有可能被黄牛疯狂地刷购机资格给堵塞。疯狂的iPhone大戏,到这里,也就到高潮了。

当然,对我这种善变之人而言,接触到真机就可能转变观念了。之前对一代iPad的无视,竟禁不住各媒体的狂轰滥炸和各名博的循循善诱而深陷其中。如今,谁说iPhone5不会令“悲剧”重演?我有此预感,是因为在看完那个英国佬副总的深情讲述和各种重新设计、重新定义之后,心底竟然泛起涟漪。当然,买还是不买?对我而言,有许多问题待解。iPhone5能比手头的这台诺基亚C3创造更大的价值吗?有了Retina版的MacBook Pro,有了iPad2,还需要一台iPhone5来构建经典的“三件套”吗?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我可能就释然了。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科技

两世情缘——我与iPad之间不得不说的事

很久没写过这么长的标题了,本来想用顺理成章的“三世情缘”来作为题目,而不是自己生造一个词,但因未购买New iPad而作罢。两个就两个吧,比起其他很多人来,我在iPad上的花费也不算少了。

至今,一则2010年9月24日的备忘录依然躺在我的iPad2里,当然,那是从我的一代iPad里迁移过来的。那天,我与iPad见了面,从此,就离不开它,甚至睡觉的时候都在手里捧着它。听说有位少女曾被从手中滑落的它砸到了脸,结果弄了个面部凹陷;还听说有个孩子手持iPad睡觉,一时失手,掉落在地,某个角上被砸出一个坑。幸好,我的iPad它安然无恙,从一代到二代,基本保持着好用、够用的特点,令我倍感欣慰。

iPad2到手之后,我最先做的就是贴了个膜。当初用一代的时候屏幕上被划了几条线,弄得自己很心疼。可当我因为麦克风收音不清晰的问题去Apple Store换了一台新的iPad2时,忽然觉得贴膜没那么重要,贴完如果再换一台,岂不是白花钱了?谁知,我竟然想对了。前不久,我又因为顶部硅胶开裂又换了一台。现在想来,如果当初贴了膜,那几十块钱不就白花了?

说起贴膜来,有个趣事不得不提——某次坐地铁,一位素不相识的姑娘突然伸手摸我的iPad屏幕,对挽她手的男孩子说:“好清楚呀!”,接着,她问我:“你这膜在哪儿贴的?”我不假思索地答道:“没贴。”从这件事我联想到,所有的东西买来都是用的。我在用电脑的时候就是这个观点,什么屏幕贴膜、键盘贴膜,被一概摒弃。这个好习惯,为什么到iPad这儿就要改变呢?于是,我坚定了让iPad“裸奔”的信心,虽然还是给它加上了前后外套。因为我听人传,外表有两厘米的划痕就不给换新的了。

而今,我的iPad2已经快到保修期了,正打算买一个Apple Care,与它再续前缘。苹果这一点做得很绝,用五六百块和你对赌,赌注就是你的iPad会不会坏。如果坏了,你的Apple Care就买值了,尤其换机,更可谓赚大发了。而买了,却没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坏掉,你的钱就算白花了。我想,多数人的iPad应该会安然撑过两年吧,要不然苹果在延保这项服务上岂不是颗粒无收?

前不久我看华为任正非的谈话记录,他说:“一定要强调价值理论,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一定是为了创造价值。”许多时候,我们将苹果看作科技界的神,觉得它是创新的先驱。但我觉得,这种事就是无利不起早,如果创新了没钱可赚,它还会如此大力度地投入,使iPad等产品线保持每年推一款新品的更新速度吗?苹果的成功,有赖于美国健康的创新、竞争制度;若在中国,iPhone一出,深圳等地的山寨小厂就会用劣质低价毁了它。

不过,近来我和iPad之间的确出了点儿问题,面对甚嚣尘上的New iPad,面对Retina屏幕的诱惑,突然没了感觉。就连平日钟爱的电子书,也静静地躺在iBooks里,仿佛从未翻过。也许,我也需要一个新鲜的刺激,需要在美国时间9月12日之后,体验全新的iOS6、全新的App Store。或许在那时,我内心会燃起更新换代的冲动,将现在陪伴我将近一年的iPad换掉。可我,毕竟还是个念旧的人,加之刚买了Retina版的MacBook Pro,再换,已是说说而已。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科技

开弓没有回头箭

有句颇具气概的话这样说道:“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和我今天的题目有点儿相似。二者最大的相似点在于不回头,而最大的不同在于“开弓没有回头箭”是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没办法回头了;而“好马不吃回头草”,多半是主动、刻意为之,外力影响较小。

为什么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呢?举个例子,就像吹牛,随便说说,或者夸大到别人不可能相信的地步都没什么,没谁会傻到拿这个当真,和你理论。而一旦把牛吹到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地步,就相当于把弓拉开了。最倒霉的是被人信了,其后,你因好面子或出于其他切身利益考虑,难以自持地增添各种谎言,直到把弓拉满、不得不释放。那时候你才发现,自己没办法回头了。而这支难以回头的箭上,绑得就是你自己。

理论上的好马不吃回头草,有一种英姿勃发、气度不凡的感觉,就像开弓没有回头箭那样义无反顾。而现实中的好马不吃回头草,却有诸多无奈。这种无奈,多由外因赋予。因为这个词多用于情场和职场,所以我就用这两个场景来举个例子,模拟一下吃不着回头草的情况。

其一,草不想让你吃,都已经分手了,你还想着回去,说不定对方心里正暗骂“想得美”呢。也许你心里还想吃,但一看现实如此,只能甩下一句好马不吃回头草,断然离去。其二,离开一家单位后,蓦然回首,觉得还是以前的好,正犹豫要不要回去,得知回去工资不涨,职位不升,基本无利可图。这种情况下,除了扔下一句好吗不吃回头走拂袖而去外,也没其他更挣面子的做法了。

以上这些情况,都是一种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无奈和决绝。既然决定了,再想回头就难了。不过,这只是入门级。从好马不吃回头草到开弓没有回头箭,是一种过渡,但更像是飞跃。急迫性在提高,回头难度也在加大,甚至于没法回头。而原因只是弓拉得太满,导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发了又后悔不迭,不仅自己内心的亏欠无法弥补,给别人留下的不良印象也无可挽回。

像京东发起的价格战。行动之突然,声势之浩大,规模之宽广,一时无人能及,而这只是招灾引难的开始。因为刘强东在他惯于玩弄奇技淫巧的微博上把弓拉得太满——比如声称东西比竞争对手贵一分钱就要开除这个产品的负责人,形容投资者人傻钱多的“我们除了有钱,什么都没有”等等,都让人觉得太过了,而事实果不出所料——所谓的价格战其实是口水战。

而今,京东、苏宁、国美等因为价格战被有关部门调查。这一回有关部门没有成为助推价格上涨的帮凶,反倒难得一见地说了句公道话,这些商家在网上的战争,其本质是虚张声势,先提价后打折,库里有货,价格战期间在网上显示没货等情况屡见不鲜。大概是不想回家卖红薯吧,有关部门打算处罚京东等几家电商。人民群众也难得一见地叫了声好。

平常玩玩价格战,没多少人管,苏宁、国美等都是个中老手。他们的一位经理不是说了嘛,玩价格战,京东还嫩了点儿。这回刘强东把弓拉得太满,直接导致回不了头。钱赔不起,光想赚吆喝,哪儿有这样的好事。这不,有关部门的介入,让京东等射出去的箭有了报应。开始悔不该当初了吧。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科技

CNNIC的逆袭

前天收到万网发来的邮件,告诉我说,域名“ehole.cn”要过期了。想来,一晃五年就过了。当初还用这个域名链接到自己的个人网站来着,后来因为用cn域名牵扯到备案等事宜,流程繁杂、过程艰辛,于是放弃了。五年间,cn域名从1元到99元,比菜价涨得还快;控制的过程也从泛滥到收紧,再到泛滥。不过,因为有备案门槛的存在,也造成一大批个人用户买得起,用不起。谁能给你提供一个有资质的服务器资源呢?它能帮你赚回域名和空间费用吗?这些问题没想清楚就买cn域名,你会像五年前的我——乱花钱。

也是在这几天,看到CNNIC和腾讯联手了。据腾讯发布的新闻稿,更像是腾讯有幸抱了粗腿。我很奇怪,同在互联网界,腾讯会不知道自己的合作伙伴究竟是何许人也?CNNIC的名声那么臭?腾讯那么灵敏的鼻子都没闻到?我不相信。或许在这一场合作中,有太多的利益纠葛,却不能为你我所懂。

我常想,如果CNNIC不和灵思等公关公司合作,它的面具还能戴多久?如果江湖上关于CNNIC这个流氓机构的所有消息都能存活下来,那它还能坚挺多久?一直以来,CNNIC给我的感觉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不管你有多少钱,CNNIC利用传销式的讲座和攻心为上的宣导,总能把它从你口袋里哄出来。在这一点上,马云主导的阿里系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自诩为互联网界的精英,但骨子里还是个小商贩,以销售为导向行事。

一个机构,若没有盈利,也没有收入,它还能存活吗?如果CNNIC像某些研究机构一样以开会为名,找企业收点儿小钱,也没什么。可它偏偏学马云,嘴上一套、手上一套,玩儿起了两面派的招术——打着公益的旗号做买卖。这些年,找CNNIC抗议的人不少。前些日子,还看到有人在他们办公楼前扯起横幅叫骂。而如今,再搜索,相关信息已荡然无存。

一个CNNIC,让我明白两点。一方面,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关事业中,发生任何事,首先想得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联络媒体撤稿。另一方面,感慨CNNIC及其公关公司力量太过庞大,普通人对他们骗钱、敛财的抗议,难以撼动其根本。

而今,腾讯自以为抱上了CNNIC的粗腿,孰不知,自己抱得是流氓的腿。在Google等值得信赖的搜索引擎上,每一个有判断力的人都会发现CNNIC的真面目,它以前做过,现在正在做,以及将来准备做的所有事情。不过,既然人家是流氓,这一切就可以理解为本色出演,所以,也没什么好批判和揭露的。在腾讯被CNNIC这个流氓逆袭成功之后,我开始担心自己的信息安全。虽说墙内无安全可言,但不和CNNIC打交道,风险应该会小很多。或许在往后的日子里,在腾讯所属的门户——腾讯网、微博——腾讯微博、SNS——QQ空间中,再难见大规模的CNNIC负面消息,取而代之的是没完没了的歌功颂德。当CNNIC将腾讯按倒在地,我心中已不存希望。

在流氓逆袭成功后,我的逃离路径或许是这样的:尽快出手唯一的cn域名——“ehole.cn”,而后对着CNNIC如城墙拐弯儿般粗厚的老脸拍一拍屁股,不留下一片云彩。在本就嘈杂的时代,CNNIC拿下腾讯,是它的胜利,或许也是腾讯向官商靠拢的成功,但这也是在乎腾讯之人的耻辱。因为我们知道,CNNIC不死,中国互联网界会一直如此绝望。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科技

辟谣iPhone5

如果我说标题“辟谣iPhone5”就是用来吸引人点击的,你会不会特别沮丧?而后对着现在这个页面破口大骂。不要急,你所经历的不过是以前及当下一直在经历的事情——被人骗,没完没了地骗,而且还有点儿自虐式的心甘情愿。别看说起来如此不堪,但现实中的你我他,却总能找到乐在其中的感觉。要不然,满大街iPhone5的谣言,怎么会传得如此热闹呢?

正如鲁迅所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世界上有没有iPhone5,谁都不敢肯定。当年iPhone 4S发布之前,有多少网络编辑满心期待地做出各种预测,甚至还有不良卖家早早地将iPhone5设置为奖品供抽奖。最终,当iPhone 4S面世的时候,有多少人感慨自己的狗眼应该被戳瞎?而那些与正确结果失之交臂的网编一定庆幸,世界上没有预测失败要被问候全家的法律条文,否则,那得承受多大压力呀。

这一回,iPhone5又来了。和上一回相似,有鼻子有眼,甚至连盒子都有人给做好了,亮出来。我在某个网站的新闻里看到,说是北京某个知名的公司泄漏了这款新iPhone,那架势,好像这家公司是苹果亲儿子似的。可惜,苹果在美国,要不然,能发布一条权威消息,这些企图借势的公司老板叫人家一声“爹”也没什么尴尬的。被UV、PV、点击量等困扰的编辑们,借iPhone5的大名,想必可以换得些功名吧?不过,对用户而言,这有什么用呢?

谈到有没有用,想起以前弟弟经常给我讲的一个故事——某口口相传的能说会道之士为了筹钱,从身上搓泥下来,然后将其当耗子药一类的东西卖。有人不明白,问:“这怎么用才能药死害虫呢?”他答道:“你掰开嘴喂它,吃了它就死了。”对买药的人来说,这种伪劣产品可能毫无价值;但对卖药的人来说,却是好处大大的有。起码,钱赚到手了。

为什么iPhone5的传言能到甚嚣尘上的地步,被各方媒体猛炒,其根源在于它值得炒。谈论这个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广告。没猜中,没关系,在新品发布后的一阵欢呼后,没谁会记得谁说错了。而那些“不幸言中”的幸运儿们,则会主动爬上或被推上领奖台。因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少,所以,人们习惯去预测,甚至造假,说自己看到或拿到了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满世界iPhone5的消息,对用户而言可能没什么,至多不过是个餐后甜点。而对各家网站和苹果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主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传言就像日常生活中的盐——多了别人会感觉到苦,而适度使用,则可以召来一帮又一帮不明真相的群众。

就iPhone5而言,如今也算是各门户网站数码、IT栏目最紧要的内容了。如果有人看了文章,还小心翼翼地根据这些煞有介事的文字买了苹果的股票,静等发布后疯涨的那一天。如果最终iPhone5没能发布,或者长得不像文章编辑所言那么俊俏,最终引发苹果股价暴跌。那么,听信传言进行投资造成的损失,造谣的人,是否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呢?最可惜的是,世界各地,吹牛基本不需要负责任,要不然,那些从PS iPad mini就开始忽悠的林志颖等人,岂不是要赔钱到破产了?也许正因如此,谣言从未死去。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科技

内容审查不过是另类的恐怖电影

恐怖电影其实是一门艺术,关于这个话题容我稍后再说,先说内容审查的事。

事情得从中国版的myspace、facebook说起。校内网彻底惹毛我是前几天的事,这个处处向facebook学习的破站至今没有任何悔改的迹象,不但质疑抄袭,“继承”了facebook一贯的蓝色主题,还效仿推出开放平台,甚至还出台了颇具中国特色的霸王条款。在言论审查方面,校内网继承了伟大祖国的光荣传统,不遗余力地统一用户口径。用户所说,凡违逆校内审查团队意愿者,统统删掉。

而相比于myspace中国版,校内还算友好。起码,校内会通知你某篇文章不符合校内精神,被干掉。而myspace中国版,在言论审查方面,走入了一个恐怖的黑箱。昨天,我发现自己发表的myspace上的文章不翼而飞。起先,我以为是系统故障,因为博客中国就是前车之鉴——频繁经常出现登陆失败、发表失败的情况。号称中国博客之父的方兴东,竟然败在马化腾手下,当真让人感慨。我将消失的文章再度发表,却发现消失的文章又多了12、13日的两篇。无奈之下,我发邮件询问,却被告知文章中含有广告性链接。

从今往后,切记独立博客的好。校内网、myspace中国版,祝两位早日死亡。

接下来说说不那么恐怖的事。我的启蒙的恐怖电影,应该是高中时代为常去录像厅的男同学口口相传的《山村老尸》系列。后来看了,倒没觉得多恐怖,却明白了一个道理——所谓鬼,不过是人自己吓唬自己。

支付宝、淘宝、阿里旺旺、阿里巴巴不能输入密码

突然,支付宝不能输入密码了。若在淘宝页面,还有除安全模式外的普通模式可选;而在支付宝,不能输入密码,意味着你的资金被冻结。

怎么办?

若是一休,定会慢悠悠地对你说:“不着急,休息,休息”。

若在支付宝、淘宝、阿里巴巴,甚至阿里旺旺等网站、客户端均不能输入密码,意味着控件失效。此时,切莫抱怨人品,只需登录支付宝官方网站,根据提示下载控件,再重新安装即可。若有效,请不吝留言反馈。

当然,因键盘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不能输入密码的问题就不在我们讨论之列了。毕竟,如果你在普通的文本文档中都不能输入文字的话,想要输入密码,简直就是笑话。各位不要闹笑话。哈哈。

发布日期:
分类: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