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标题“辟谣iPhone5”就是用来吸引人点击的,你会不会特别沮丧?而后对着现在这个页面破口大骂。不要急,你所经历的不过是以前及当下一直在经历的事情——被人骗,没完没了地骗,而且还有点儿自虐式的心甘情愿。别看说起来如此不堪,但现实中的你我他,却总能找到乐在其中的感觉。要不然,满大街iPhone5的谣言,怎么会传得如此热闹呢?
正如鲁迅所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世界上有没有iPhone5,谁都不敢肯定。当年iPhone 4S发布之前,有多少网络编辑满心期待地做出各种预测,甚至还有不良卖家早早地将iPhone5设置为奖品供抽奖。最终,当iPhone 4S面世的时候,有多少人感慨自己的狗眼应该被戳瞎?而那些与正确结果失之交臂的网编一定庆幸,世界上没有预测失败要被问候全家的法律条文,否则,那得承受多大压力呀。
这一回,iPhone5又来了。和上一回相似,有鼻子有眼,甚至连盒子都有人给做好了,亮出来。我在某个网站的新闻里看到,说是北京某个知名的公司泄漏了这款新iPhone,那架势,好像这家公司是苹果亲儿子似的。可惜,苹果在美国,要不然,能发布一条权威消息,这些企图借势的公司老板叫人家一声“爹”也没什么尴尬的。被UV、PV、点击量等困扰的编辑们,借iPhone5的大名,想必可以换得些功名吧?不过,对用户而言,这有什么用呢?
谈到有没有用,想起以前弟弟经常给我讲的一个故事——某口口相传的能说会道之士为了筹钱,从身上搓泥下来,然后将其当耗子药一类的东西卖。有人不明白,问:“这怎么用才能药死害虫呢?”他答道:“你掰开嘴喂它,吃了它就死了。”对买药的人来说,这种伪劣产品可能毫无价值;但对卖药的人来说,却是好处大大的有。起码,钱赚到手了。
为什么iPhone5的传言能到甚嚣尘上的地步,被各方媒体猛炒,其根源在于它值得炒。谈论这个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广告。没猜中,没关系,在新品发布后的一阵欢呼后,没谁会记得谁说错了。而那些“不幸言中”的幸运儿们,则会主动爬上或被推上领奖台。因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少,所以,人们习惯去预测,甚至造假,说自己看到或拿到了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满世界iPhone5的消息,对用户而言可能没什么,至多不过是个餐后甜点。而对各家网站和苹果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主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传言就像日常生活中的盐——多了别人会感觉到苦,而适度使用,则可以召来一帮又一帮不明真相的群众。
就iPhone5而言,如今也算是各门户网站数码、IT栏目最紧要的内容了。如果有人看了文章,还小心翼翼地根据这些煞有介事的文字买了苹果的股票,静等发布后疯涨的那一天。如果最终iPhone5没能发布,或者长得不像文章编辑所言那么俊俏,最终引发苹果股价暴跌。那么,听信传言进行投资造成的损失,造谣的人,是否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呢?最可惜的是,世界各地,吹牛基本不需要负责任,要不然,那些从PS iPad mini就开始忽悠的林志颖等人,岂不是要赔钱到破产了?也许正因如此,谣言从未死去。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