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信任难再

我忍不住又要敲打社交网站了。翻看腾讯科技的报道,发现有这样一条新闻,顿生“深得我心”的快感:

尽管很多研究似乎表明Facebook的“赞助商故事”(Sponsored Stories)和Twitter的“推广消息”(Promoted Tweets)比标准的横幅广告更有效,但是应用程序广告公司MediaBrix和Harris Interactive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却显示,很多消费者并不相信本地广告。根据这项调查结果:45%的消费者认为Twitter的“推广消息”有误导之嫌;57%的消费者认为Facebook的“赞助商故事”有误导之嫌;86%的消费者认为赞助商视频广告在内容上也有误导之嫌。

这项调查还发现,在过去12个月中,大多数看过Twitter“推广消息”的消费者认为,这些本地广告影响不了他们对其所宣传品牌的认知度。约有72%的人表示,Facebook的“赞助商故事”也是这样。约有85%的消费者认为,赞助商视频广告并没有给他们留下温馨的感觉。

因为近来常看美剧《疑犯追踪》(英文名:Person of Interest),在对社交网站的态度上,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剧中监视全美的Finch告诉我们,社交网站是他发明用来收集情报的,而人与人的关系及互动,又是大家乐于展现的。谁发明了社交网站且不追究,而人与人的关系的暴露,在时下的确成为一个大问题。基于社交网站的人际关系的展露,不仅让国家情报机关收获颇丰,也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对沉迷其中的人,甚至Facebook官方也出面表态,将自己拟为蛋糕,提醒大家适可而止,多而无益。

看过很多新闻,发现基于社交网站发布广告,几乎是Facebook、Twitter等的无奈之举。尤其Facebook,市也上了,若还是赚不了钱,股价屡屡下跌,岂不成了我国A股有名的套牢大户中石油?那样,岂不是丢尽美帝投资界的脸?有服务器、带宽和人工的巨额支出,再有投资者的无形压力,Facebook可不得挖空心思赚钱吗?别人都说扎克伯格身价是多少亿美元,可我们都没问,这得多少用户看多少广告才能累积起来?用户之于社交网站,除了是广告的受众,其余堂而皇之的意义都是骗人,而我们已经习惯被骗。

美国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在中国的徒子徒孙,学得更是走了样。人人网给自己加上了中国特色的显示访问人数的功能,新浪微博的转发数和评论数一时成为KPI必备佳品。广告方面,更做得离奇——人人网自己插手游戏的开发,依靠品牌植入大赚特赚;新浪微博自己创造了广告交易系统,以便于洗白收费微博。而这两位,几乎都在开放平台的问题上喊到声嘶力竭,但实际成效寥寥。领导常讲理论联系实际,原因就是言行不一已成通病。

社交网站自己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优秀”特质,加上有关部门对其的监管和利用,再添点儿广告什么的佐料,让这盘大餐彻底变了味儿。虽然他们自己一直说自己这儿发布的广告比其他地方强,还编出几个莫名其妙的单词缩写来证明自己如何专业,甚至其广告的销售额也在不断上升,但用户的信任却已加速流失。没谁会傻一辈子,通过玩儿人来盈利,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官场。官场惯于倾轧而无信任积存,社交网站也想这样?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