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曾经告诉我,不要盯着一个字看,越看越不像字。就拿这个“遗”字来说,我可以轻松写出来,但要像小学生一样研究它的间架结构,肯定会迷糊。像我这么糊涂的孩子太少,很多聪明人利用这个“遗”字大做文章。轰轰烈烈的申遗运动已持续了好久,打着世遗旗号涨价的景区并不鲜见,而梦想通过“遗”字发家致富的,更是大有人在。他们,正是我所指的“梦遗族”。背靠遗迹搞开发,以期醉生梦死,正是这帮人的真实想法。
来看这条新闻——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发起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大观楼、阅江楼、天心阁、钟鼓楼、天一阁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共同申报联合国物质文化遗产,将于11月2日至4日在长沙举办的2012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市长论坛暨第九届名楼年会上正式签署《中国十大名楼联合申报联合国物质文化遗产长沙宣言》。
怪自己才疏学浅,我不清楚所谓的十大名楼从何而来。难道像“世界十大文豪”一样是少数人的意淫?幸好在之后的几天,就有消息说十大名楼申遗已遭冷处理,暂时不做了。相信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昔日上窜下跳的搞串联,被揭出真面目后终于消停了。
面对梦遗族没完没了的折腾,我有四个疑问:第一,对他们来说,世界文化遗产之类的名头代表了什么?第二,有了世遗之名,接下来要做什么?第三,如果申报世遗之后不准涨价,还会不会报?第四,其他国家有世遗之名的建筑或景区,采取的哪些措施可供我们借鉴?
我先试着回答一下。第一个问题,世遗这个名头,象征着财源滚滚;赚钱有开源节流之说,有了世遗,源头大开,游人蜂拥而来,数钱数到手抽筋几乎是必然的结局。第二个问题,顶上世遗这顶大帽子,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放开手脚涨价,而不必怛心人傻钱多的游客望而却步。第三个问题,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盈利前景在诱惑,申遗可能像扶贫一样,是项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神奇事业,在我大中华必定推广无望。第四个问题,伟人之前在香港教育我们:“闷声发大财”;低着头干自己的事,悄无声息地挣钱就好了,干嘛要看别人呢?况且,万一看到利他精神的浮现而我们自己却做不到,岂不是有辱我和谐社会、万邦上国的美名?因此,不看也罢。
目光短浅的我还未能行万里路,也没来得及读万卷书。但我的亲身经历和看别人吐槽能了解到一个事实——如今的假古建、假古人遍地都是。就拿这次“十大名楼”中的阅江楼来说。朱元璋亲自命名,大学士宋濂亲自撰写《阅江楼记》,但直至2001年有关部门重建,几百年来一直“有记无楼”。年仅十余岁的古建筑,负责评判的世遗工作人员可能闻所未闻。其他九个,据说有的内部安了电梯,有的进行了大规模翻新。如此世遗,祖宗的脸往哪儿搁。
而今,世遗变成了钞票的代名词,申遗不过是做足表面文章的政绩工程;而梦遗,却无比真实。从有关部门的幻梦中,我看到了拿祖宗换钱花的一颗“诚心”,也看到了急于在任上作出成绩,好为仕途铺平前路的“热心”,甚至也感觉到了人民群众对此的彻骨寒心。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