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没有《昂山素季》

我看昂山素季,实际上是一个外国人隔着一层玻璃看一个外国人。或许她身上都是优点,或许也有一些不能为我所用的东西,但我至今没有看到。杨紫琼演了一部电影叫《昂山素季》,英文叫法是优雅的“The Lady”,台湾地区叫《以爱之名:翁山苏姬》。

昂山素季以前在我的概念中,就是法广中文广播描述的那样,一个铁骨铮铮的民主斗士。因为执意与军人主政的体制做斗争,被软禁在家十多年。然而,电影《昂山素季》让我看到了另一面,一个幼年丧夫、中年丧夫的可怜女人,一个坚强中含着柔弱的普通女人。

昂山素季的理念,自然要比我强上万倍。单是非暴力不合作的精神,就让我这个不安分的家伙敬佩万分。她本可以安安稳稳生活在国外,陪着丈夫和两个儿子。在英国,相信她也有不错的前途。可为何她想不通,在探望母亲,直至其病逝,还想留在缅甸呢?这就是爱吧。

《昂山素季》这部电影,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种感同身受的悲痛,在看过数天之后依然萦绕心头。有了丈夫的推动,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局才没胆子使她被失踪。而在那样一个非法的社会里,失踪不是说来就来,挥之不去的阴影吗?

电影《昂山素季》,由吕克·贝松执导,杨紫琼出演女主角。最让我感动的部分,其实还不是那场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而是那个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昂山素季因为执意留在国内,不给流氓军人喘息的机会,终究也没能见将死的丈夫最后一面。这种二选一的悲痛,让我想起了《朗读者》。

人的悲痛,如何才能抑制。昂山素季失去父亲的痛、失去母亲的痛,失去战友的痛,失去支持者的痛,失去与家人见面机会的痛,直至失去伴侣的痛,恐怕都是常人无法承受的。这种伤痛的历练,让她成长,也让她憔悴。这种外人所不能理解的执着,也让她无需开口辩解什么。

可惜的是,电影《昂山素季》没办法在中国上映,有关部门似乎也没给出具体的理由。这部电影,似乎能给我一种力量,让我相信,即使在纷乱复杂中,也有人在坚守着什么。而这部电影,也感染到了我,让我知道,还有人不顾自己,为别人操劳,原因不过是她爱这个国家。

可能,真正的爱国就该像昂山素季这样,去等待,去坚守,去争取。别人的不屑一顾,别人的恶言相向,别人的暴力威胁,都不会成为爱国的障碍。而真正的障碍恰恰是我们对这个国不够爱,或者让这种爱停留在表面。只有索取的爱,不可能是真爱,国也不需要这么爱。

看完《昂山素季》,被催泪之后的我,本想在豆瓣上显摆一下。没成想,不仅搜索不到“昂山素季”,什么“昂山素姬”“翁山苏姬”也是毫无结果。悲伤之余,我只得感慨世事无常。中国没有昂山素季,中国的网络世界也不可能有她。可叹,不过一个普通女人,我们却容不下她。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2条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