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从事过邮件营销工作,你对它的概念可能止步于“群发垃圾邮件”。因为,时下又太多人将“营销”挂在嘴边,而手上又不干正事。现实是,自我们申请一个邮箱以来,就完全有可能收到海量垃圾邮件,可怕的是,那些群发垃圾邮件者还脸不红心不跳地将自己的肮脏事业称为邮件营销。既然我干过邮件营销这一行,就有必要为同行正名,揭开伪君子们的面具。
有些人收到垃圾邮件,纯属活该。满世界扔自己的邮箱地址,不被盯上才怪。但有些人就很无辜,这些无辜者中,也不乏从不给人留地址,也不用邮箱注册论坛、博客的谨小慎微的孩子,他们为何难逃一劫?答案有两个:其一,有人把你卖了;其二,有人押对宝了。
第一种情况里,邮件服务商的嫌疑最大,如网易。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房产、汽车广告毫无阻拦地出现在网易邮箱里,这时,先不要怀疑它反垃圾的能力。因为,那属于系统内部的推送,到达率基本可说是100%。相比而言,QQ邮箱表现就不错,除非订阅,否则不会出现来自腾讯官方的促销信息。
第二种情况里,你不得不佩服那些从“A”试到“Z”的有心人士。比如,我有几个邮箱的用户名是“a”,经常在垃圾邮件的收件人一栏发现以“a”为名,但域名各不相同的地址,而有些是无效的。所以,我猜他们不过是试错。当你一旦打开这封邮件,就极可能从服务器下载某个隐藏其中的1个像素大小的透明图片。而这,足以告诉发送者你这个隐藏已久的邮件地址是真实存在的。接下来,请做好一轮又一轮的垃圾邮件浪潮吧。
第一种情况需要给邮件服务商交钱,虽然效果不错,但花费不菲。第二种情况,属于漫天撒网,成本虽小,但捞着鱼的概率也很小。此外,还有第三种手段可用——加入某个群组,针对性收集特定受害者。这法子虽然人力成本较高,也容易惹人反感,但投入产出比往往更高。近些天在一个感觉很商务(不闲聊,有专人管理)的QQ群里,就遭遇了这样一件“离奇”事。
群里一位自称从事信息科技业的人士,连续数日向我发送一个关于某网络营销峰会的消息。相对于其他垃圾邮件,这位先生的更有趣味,标题用上了诸如“贿赂”、“打赌”等吸引人打开的字眼。后来,我终于烦了,除在QQ邮箱直接拒收、举报外,还在群里投诉。这时,我才发现自己不是唯一一个受害者。管理员有感于群情激奋,将肇事者移除了事。
为何我将群发垃圾邮件冠以“伪邮件营销”之名?因为,正规的邮件营销应该是用户许可式。用户至少在注册会员、订阅服务时(默认)选中了允许某人或某组织向他发送邮件的复选框。而邮件发送者收集的信息,不论是否包含其他敏感内容,均应保密,除非用户同意向他人移交或出售。
讽刺的是,很多网站的条款的确包含这一条,但无不大隐隐于市地潜藏在上千字的用户协议中,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挑得出来。他们盲目点击“同意”按钮,进行下一步,相当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了卖身契。对用户而言,这极为不公。但这跪着挣钱的举动,被大规模地复制、重现,造成我等“愚民”飘在垃圾邮件的海洋中,看不到靠岸的希望。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