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对一个观点执迷不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一奶同胞,妈妈喂谁,取决于谁饿了。然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若两个孩子一样安详入睡、摇头晃脑,妈妈怎知谁饿了?这时,就得哭。一哭,妈妈自然知道你饿了,开始喂奶。而不擅长哭的孩子,只能等着妈妈想起来或有空了再喂,在营养摄取和精神关爱上,自然要比会哭的少。
这个道理用在现实世界中,同样奏效。发生在苹果身上的就有两例:
其一,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2011年在消费者呼吁下向苹果施压,迫使其同意韩国用户在购买iPhone一月内如发现瑕疵,可免费更换全新手机而非翻新机。
其二,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在2012年3月通过法律渠道迫使苹果就“新一代iPad无法连接当地4G网络”一案为所有消费者办理退款。此外,苹果特意修改其在澳洲的产品保修政策,将保修期免费升至2年,以符合该委员会的规定。
抱歉,发生在中国的事儿我没法计算在内。
话说自315晚会曝光苹果iPhone手机保修存在问题之后,央视其他栏目、人民日报等官媒,就像疯了似的追咬不放。我能理解他们这种心态——以往其高高在上,无人不惧其淫威;现在突然杀出个不理不睬的苹果来,自然难以忍受。所以,媒体的批评、不明真相者的谩骂,甚至专家的指责,都在情理之中。然而,面对中国这块超级市场,苹果最终还是“跪”在了央视脚下。
来看库克的致歉信(http://www.apple.com.cn/support/warranties/)。为更清楚地表达,我只截取这一段:“自 2013 年 4 月起,Apple 将 iPhone 4 和 iPhone 4S 服务包升级为全部采用新部件的设备更换和自更换之日起重新计算的 1 年保修期。”至此,央视等官媒好像赢得了这场舆论战,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我所知,苹果此前维修iPhone,尤其4和4S,通行的做法是更换除后盖外的整机;iPhone5基本整机更换。而现在,虽整机更换后保修期重新计算,但可更换的部件已然明确。其中,4和4S为:“SIM 卡槽弹出器、电池、摄像头和后盖”,5为:“SIM 卡槽弹出器、电池、震动马达、接收器、扬声器和主屏幕按钮”。试想,之前在保修期内Home键挂了,Apple Store给你换部新机,即使保留了后盖。而现在,却只给你换个按钮,不仅后盖,你用旧的整机都给保留下来了。请问,这对消费者而言,是胜利还是失败?
当然,我们得感谢央视和诸媒体。他们不管受何人指使,出于何种目的,还是为消费者向苹果争得了更换整机后保修期重新计算的权利。但不可忽视的是,苹果利用这一机会,用替换小零件相比于更换整机省下的成本,抵消了整机更换后保修期重新计算的费用,甚至还有赚头。就我的感受,普通消费者用坏这些可更换零件的几率更大,而日后得到整机更换的机会会更少。
当一个舆论环境把一个企业逼到偷天换日的地步,那我得怀疑其正义性。你们真的是为消费者说话吗?还是为了逞口舌之快?你们在发难之前想的是贯彻领导意图,还是为消费者谋福利?对苹果的论战,最终结果不过是“收之东隅,失之桑榆”,哭是哭了,奶却没多吃到,悲哀!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