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住手!

QQ甫一上线,几个群的头像争先恐后地闪动——新一轮垃圾消息扩散又开始了。

“爱国者”们疯转一条消息,什么三星是铁公鸡,买电脑一定要买联想;什么诺基亚是铁公鸡,买手机就买某国产品牌……更让我痛苦的是,我所在的每个QQ群,都有那么几个“爱国者”。我屡屡打击之,奈何寡不敌众。这不,昔日的看似精明的大学同学悲切地转发了一条消息——汶川亟需AB型血,而几天前就有此血型已满足供应的新闻。当我告诉他这条消息已经过期时,私聊上的冷嘲热讽就不曾停过。其出言吐语不禁让我想起文革期间的红小兵。这位脏话连篇的同学满嘴喷粪数十句之后,又以“爱国者”的面目出现,质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当然是,可我也不忘强调,我并非一个中国籍的傻X。

QQ群里的言论激奋异常,而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实实在在过日子的老百姓为抵制家乐福而放弃便宜实惠,也没有多少工程师愿意在安装精密机械时使用国产水准仪。若以捐款多少论亲疏,“爱国者”们不妨远赴沙特阿拉伯,认阿朴杜拉国王为父,加入沙特国籍。因为,沙特阿拉伯国王捐赠五千万。

那一条条被广泛传播的流言,像极了文革时期的大字报,兼具责骂和审判的意味。优秀传统能否保住尚不可知,但我们的恶劣传统,真可谓代代相传,一点都不曾丢掉。所谓的网络通缉,所谓的义正词严,统统隐藏在一副包藏祸心的狼心狗肺的躯干之下。毫无意志力可言、毫无立场可言、毫无理性可言的他们,不能为这个社会、这场震灾提供丝毫帮助,却带来了毁灭。他们把自己的思想亲手撕碎,四分五裂的人格裸露在外。

我只希望,自己所结识的人,有理性之思想,有建设国家之意愿,有做好工作之决心,而非每日耽于转发垃圾消息,止于嚼别人吃剩的残羹冷炙。

发布日期:
分类:时政

余震不断,谩骂未休

又到《南方周末》出版的日子。汶川虽余震不断,人们的记忆却已无可避免地远离;而灾民的伤痛依旧,亦无法轻易抚平。虽未拿到报纸,但infzm.com上的一张封面图已令人触目惊心,几截断墙横亘在画面中央,有种如泣如诉的悲戚。

反观QQ群,满是狂热,毫无理性可言。话题无非是谁捐谁不捐。我也屡屡劝诫,别人捐不捐与我们没太大关系,最该关心的是我们自己的行动。当我看到QQ群里群情激奋的青年,隐约间触碰到他们的变态心理,发现地震带来的改变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肉体上地改变,同时也把一些人心底的扭曲的灵魂给释放出来,令其四处作怪。这群变态瞪着一双怪眼,环顾四周,哪怕有一点CNN(china negative news),就能无数倍地放大,经过自己的肆意扭曲,再发布出来。

有人指责姚明,为何在美国飓风灾害时捐得多,而在汶川地震时捐得少。此话颇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无耻劲儿。姚明在美国打球,赚美国人的钱,多给美国人民捐点没什么不对。极端点说,一个中国人为美国飓风灾害捐了一百万,而在中国震灾时仅以伤心、难过代之,亦无可厚非。

我以为,个人财产理应得到保护,怎么花、捐给谁,无需他人说三道四。当我们无法自主支配个人财产,奋斗的动力何在?时至今日,小时候振兴中华的宏大梦想还能驱动我们吗?同时,我有些不解。转发此类消息的人的财产若都归灾民支配,“爱国者”们又当如何?在我看来,他们不过是一群自私自利,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欲将中国陷于一片讨伐之声的暴徒。

此时此刻,CCTV的画面较唐山大地震时真实了很多,各视频网站除却色情或打色情擦边球的信息,也不乏抗震救灾的入口。而每每看到CCTV的好消息,心里总难免像被揪住了一样,不知这些所谓的好消息,能否换回一条人命,能否多换来一份面包、方便面、矿泉水。

谢天谢地,我还活着,还有力气指责、说教别人。我的目的,无非是提醒“爱国者”们多关注自己,关注自己因为地震而略显变态的灵魂,千万别到最后才发现,自己被人利用,成为新时期的傻X典型。

发布日期:
分类:时政

地震、捐款,与绑架

自地震以来,QQ群里一直有人传播这样一条消息,大意是:某通信设备制造商和某集团捐钱了,而诺基亚、三星、索爱等外国品牌则没有捐钱。我预感到,似乎又要抵制一些产品或者厂家了。众所周知,这家手机制造商由于营销策略失误,几近倒闭,趁地震发国难财,打击竞争对手,也在情理之中,商业本就异常残酷。如若只是摆事实、讲道理,我不反对;可凭空污蔑,这我可看不过去。

这次地震,诺基亚没少捐,数额恐怕比所有转发这条消息的“有志青年”加起来都要多。此外,其他厂商也未缺席。狂热的“爱国者”不妨查询新闻,认清事实;再研究一下垃圾消息里所列的品牌,猜一下这股浑水的源头。国家危难之际,有些人非但无所贡献,还一窝蜂而上,传播谣言、打探谁捐谁不捐,做义愤填膺状。

天灾无可回避,偏遇人祸横行人间。这是一个违心话、假话、空话套话充满横飞的年代,若无所适从,还请多Google、多思考。别被流言误导或绑架。君不见那等打着“是中国人就转发!”、“有良心就转发”旗号的垃圾消息,何曾于耳际消失。这等赤裸裸地绑架,无异于公交车司机对某不顺眼的乘客说:“你要不下去,我就不开车”,借其他乘客之口,驱逐此人。恐怖分子利用人质,而网络恐怖分子利用网友。所谓网友,虽有操作电脑的基础知识,但也不可避免地智商低下,轻易被人利用。

想自主?不妨在潜意识里建立一个词库,什么爱国,什么良心,一个个颇具大帽子色彩的词,不妨均列入其中。良心,得用到刀刃上,无谓地服从非但毫无良心可言,反而更显愚昧。一个民主社会,自由是必要的。如:你可以告诉别人,如果你方便的话,请在msn签名前加一个红心,支持北京奥运;但你不能这么说,如果你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就请在签名前加上红心,支持北京奥运。我有良心,亦是中国人,但不愿被人绑架,若有人拿良心和爱国逼我就范,我宁愿什么都不做。因为,你不能和恐怖分子谈判,他们毫无底线,而你最终将因此一无所有。每一次忍让,都是一次后果难料的纵容。

四川地震,主角缺失!

昨天上午的地震,并未影响到包头人民的日常生活,除了几个敏感的堕落而逃,其他人有以为自己头晕的,有以为电梯晃的,也有不以为然的。而我,依然坐在办公桌前忙碌着,没工夫管地不地震。幸好包头震动不大,我还活着,望着不断上升的伤亡数字,望着不断赶往灾区的大小领导,悲伤与庆幸齐飞。

地震之后,部分无良媒体又在夸赞铁道部反应迅速(也可能是铁道部自夸,被媒体引用)。我想,部长刘大人这回能给自己打99分了吧。以前,无论雨雪冰冻灾害,还是胶济铁路事故,铁道部都毫不犹豫给自己一个好评,与此同时,其被合并到大交通部的可能性也被一步步降低。

这回地震,影响甚广,包括Google,502错误频频闪现,我也跟着慌里慌张起来,不得安宁。不过,Google在10点多即恢复正常,Gmail、Docs均可正常使用。不过,加载速度依旧缓慢,内存占用令人望而生畏。试问,Google家的产品何年何月能精巧一点呢?

下午,出去给客户送东西。震后,包头的天气竟好了不少,更暖和,更宜人,也比阴冷的办公室好得多。

听说灾区通信中断,不禁想问,那里震前可有异象?电信部门可曾预料到有此灾难,并有所准备?如中国移动,南沙群岛、珠穆朗玛峰,信号无处不在,可如若弱不禁风,又有何用?有时,我也会问自己为何不舍得捐款。看着这些豆腐渣工程,那苍白的理由竟有了说服力——因为我不知道钱到底流向何处,也不知是否已被中饱私囊。于是乎,我只好假装old fashion,发短信捐钱给李连杰发起的壹基金。我以为,它至少比一些借慈善大发其财的机构强不少吧?

奥运火炬有那么神圣吗?

每每听到亢奋的播音员恣意表达着对北京奥运会的热情,歌颂那奥运圣火时,总感觉被腻歪到了。神圣一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奥运火炬之前,就有人一位被尊为“圣上”的人喊出:“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余者无不可”的不堪之言。他们名义上的神圣,掩盖不了其出自生殖器政治的畸形,以及精于权术、擅长密室政治的本质。高高在上的天子们,多半是一头扎进女人堆里的酒色之徒。

而今,提到奥运圣火,我倒觉得那火圣不圣无所谓,真正可贵的是奥运精神,是蕴含其中的积极向上、自由开放。可事实是,火炬传递的沿途,无不封桥封路、搭台唱戏,这是“圣”吗?这不就是在做戏嘛。

看到区区一个火炬就能引发如此之大的关注热潮,我不禁想探究这热闹下的真相。如联想,作为顶级赞助商,每年扔给奥委会八千万美元,最后被谁收入囊中了呢?忙于抵制日货,抵制家乐福的我们,还有脑子想这些吗?

所谓神圣,往往是肮脏的外衣。举个例子,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修改国歌,肖斯塔科维奇对伟大的领袖斯大林说,改国歌只要五个小时就能做好。领袖生气了,这么严肃的事儿怎么能做这么快呢?看吧,披着神圣外衣的斯大林,多么像今时今日虚火的奥运,徒有其表,而无有其神。

发布日期:
分类:时政

厌烦奥运火炬传递,痛心网易邮箱

我并没那么愤世嫉俗,可铺天盖地的奥运火炬传递新闻,着实看够了。

中国的记者每天都在喊,反对把奥运会和政治挂钩;可全国上下的官员,无不把奥运当政治工作来做;从供业余体育爱好者参与,到为职业运动员所盘踞,起作用的也是政治。

而奥运火炬传递,全民参与的氛围有了,却像极了旧时的街头把戏——众人围着看耍猴。从创作到推销,媒体的一条龙服务,将其娱乐和商业的本能无底线的放大,堪比两会时的声量。

有一点倒也对,奥运本就重在娱乐,如北京般搞拆迁、建场馆,实无必要。组委会可以考虑在内蒙古广阔的沙化土地上搭起帐篷搞奥运。不仅能减少浪费,还能见证生态恶化的奇迹。

也恰在这段时间,让我见识到163邮箱的差劲。上午,给客户发了两封邮件,下午问,说都没收到,垃圾邮件里也没有。我想,这个时间即使坐飞机也到了,更何况是邮件呢。出于不冤枉一个好人的考虑,我改用Gmail发。第一封,15M左右,过程比较长;而另一封几乎应声而至。我猜,163邮箱遭遇黑洞了吧?我只能不惮恶意地想象那幅画面:163邮件部门的员工每天忙于手工分拣邮件,忙着加广告,或贴个华而不实的听歌按钮,结果拖慢整个系统的速度。

依我之见,邮箱该做好本职工作,若连正常收发都无法保证,谁会信你?看着自己曾经信赖的163邮箱蜕变至今,着实心痛。

惊讶于现实中的黑社会

从未亲见黑社会砍人的疯狂场面,倒是一些小混混群殴的丑态屡见不鲜。以前多在港片、台湾片里,还有一些有良心的报纸上看见黑社会;这次,我在火车上亲耳听闻这个关于黑社会的传奇故事。

回程的车上,我附近坐满了男人和男人。这并不稀奇,当今中国,三分之二是男人,那三分之一女人里,有一部分早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坚称自己为女生。故事的主角,正是这样一位“女生”。

她年纪不小了,据其言语中透露,已官至中尉,似乎在呼和浩特某个部队的附属医院或卫生所里工作。她一路上讲述的事,让我吓得合不拢嘴。

据她讲,她和某野战部队的中尉一起去某地,卫兵只向她敬礼。难道,同级军衔的军官竟有高低之别?她自称出身不凡,乃军人世家——哥哥、姐姐都在部队,而在某部委工作的同学,工资七千有余。她自称电话费可以全部报销,但这次来往京城的火车票不能报。言语中,能看出的不舍。虽月入五千多,但她的节俭精神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

几个小时后,我开始怀疑,这个来历不凡,有钱、有背景的女军官,为何与身旁那位陌生男子聊得如此火热呢?难道这是军民鱼水情?困到极致,正待睡觉,谁知,故事的精彩部分开始了。

她抱怨道,姐夫完全依附于姐姐,房子等财产都登记在她姐姐名下。而这位姐夫,在如此不利的环境中,还不忘和小姐厮混,甚至常给小姐留下这位军官小姨子的电话号码,致使后者经常受到娇嗔、要钱的短信。收到短信的她,自然不甘示弱。在警告发短信的小姐而遭到质疑后,就招呼一帮人前去围殴。一顿拳打脚踢后,小姐承诺,永不出现在她面前,转去四川发展。她继续炫耀,姐姐可以调动更多人马,之所以按兵不动,是不屑于和混蛋姐夫较量。

至此,我开始担心,这篇文章若被如此有实力的一家子看到,还不被开除出人类社会?

她终于不再聒噪。零点将近,也陷入了困倦,不能自持地躺在身旁男人的大腿上;而那男人,也颇为得意地把左手扶在她瘦削的大腿上,怡然自得地闭上了眼睛。而我,至今不能确定他们中有谁真的睡了。至今,我也不能确认,自称女军官的她,是在虚张声势,还是实事求是;那男人,是佯装不懂,或确实愚笨。

京城见闻

王府井大街的确是个令人兴奋的地方,有叫喊特价处理的,有门口一声不吭发赠券的。不过,那吆喝声并无想象中的那么纯正,如郭德纲相声里表演的那样——悠长而有韵味。北京的公交系统着实发达。不过,公共汽车的声音很大,每次经过,其沉闷的声音划破那忧郁的空气,仿佛要震破每个行人的耳膜。我想象中的京城不是这样。

此刻的京城,可以是春,也可以是夏,阳光并不明媚,春光也不灿烂,空气中的灰色甚至让人绝望。远远望去,一座座高楼都看不见那尖顶子。

我曾在《南方周末》看到一则关于商务部的报道,言语之间,其对下属的发改委不是很满意。今天,终于亲眼得见商务部之所在。这栋大楼在众建筑中的确算阔气,门口威严的武警战士令人望而生畏。每有和谐盛会召开,“跑部钱进”的传闻四起。难道,这巍峨耸立的高楼里,竟有这么多见不得人的玩意儿?不过,这座商务部大楼,实在比不上呼和浩特的政府办公楼。看人家在如意开发区那栋办公楼,那才叫气派。

京城之特色,还在于地铁。偌大一个车站,空气流通似乎比地上还好,粗粗的通风管向四外蔓延。

晚上,为省钱,落脚于一家洗浴城。包房里的呻吟声此起彼伏,我猜,小姐们正拨弄着大爷们的情欲的权杖(语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吧。

当代最伟大的画家——记者

如果你问我当代最有名气的画家是谁?我不知道该说出谁的名字?陈丹青?太特立独行了吧?陈逸飞?不是已经故去了吗?国家画院的画家?太行政化了吧?我倒是一个思索良久的答案——当代最伟大的画家绝对是我们辛苦劳顿的记者们。这群每天粉饰太平的伙计,令人心酸到掉泪。

某个领导要外出,辛苦的地方日报记者必定跟随。鞍前马后,被颐指气使。不论领导出去时喝醉了,还是吃饱了;也不论领导出去是戴着白手套植树,还是西装革履地抗洪了,地方日报的记者都能妙笔生花地描绘出一幅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领导颇具人性关怀、颇有宏图大志的生动图景。当然,领导接见的可能是下属安排的托儿,也有人已成为接待专业户,其一问一答的专业水平,是诸多知名的演员都难以企及的。

又到节假日,领导们开始拿着纳税人的钱大发善心。他们的屁股后面,也必定跟着一群扛着摄像机、举着麦克风,佯装场面热闹非凡的记者们。不论什么样惨淡的场面,后期的剪辑、加工、报道,必定显得彼时生龙活虎、热闹非凡。被领导“搭救”的人感激涕零,领导深切关怀,这种在印度洋大海啸时才能见得到的场景,在祖国各地的报纸、电视、广播上,随处可见。

伟大的共和国画家们,每天举着笔,仿佛神笔马良再生,向芸芸众生描绘出脑海中的海市蜃楼。无论事件如何发展,考察如何推进,画家都喜欢用“大好”、“国际化”来形容。不论投资规模多大,画家统统夸得像又建立了一个美国硅谷般振奋人心。

可再看一座商业大厦倾覆时,画家早已抽身离去,生怕大厦压垮自己的前程,深怕自己的报道被人抓住把柄。勾心斗角,已成为画家们的主要语言。而所谓的职责,早已被用来牟利。

再看,美国CNN的主持人对中国出言不逊,伟大而敏感的网民再次揭竿而起,仿佛当年太平军过黄河一样,兴奋起来了。有人发起调查赚流量,有人建立网站反对CNN的,网络世界恨不得给这些不三不四的人给搅翻了。有一群人,看到天下太平不高兴,就是这群和cnn过不去的人,没有理智成为他们生活的主旋律;有一群人,为了创造太平盛世而奋斗不已,前赴后继,为大家创造出和谐盛世,他们就是当代最伟大的画家——记者。

有人说,此次火车出事,大家五一不敢坐火车了。而我看,这次事故起码能让给自己打九十分的人好好想想,是否靠人多赚钱就OK了,在管理过程中,在运营过程中,有没有真正为人民服务,有没有真正做到为你们的衣食父母——旅客服务!虽然你们是铁老大,但没有旅客,你们不过是讨吃要饭的叫花子。

发布日期:
分类:时政

评估团可评估过自己?

当下,国家正进行一场由教育部主导的浩浩荡荡的评估活动。这场没有任何意义的全民造假运动,让教育部的某些领导自信心膨胀。有数据说,90%的校长都赞同评估。这也难怪,教育部握着校长们的命根子,谁不听话就阉割谁,别说是校长,换做我,也得乖乖听话。

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不断增强教育部领导的头脑,自认为好,不是真的好,连同北京科技大学在内的校长们明确表示自己的不满。真正好的大学,不是依靠教育部评估出来的。评估团即使给北大和清华一个差,这两个学校也不可能差,即使给内蒙古科技大学一个优,也未必代表真实教学水平。

可以预见的是,若内蒙古科技大学有幸通过,想必是学校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取悦了评估团所谓的专家。这里面,也少不了女学生投怀送抱。所谓的评估,不过是给专家们一个捞钱、捞色的绝好机会。

简单来说,评估与教学水平无关,而与评估外的“沟通”有关。所谓的评估,是不是教育部为给专家一个获利的机会?毕竟,这些大学或学院,为通过评估,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我以为,评估团有必要先评估自己。否则,它就该叫捞钱团。当前评估团的盈利水平,赶得上煤老板了。照此发展,评估产业将发展成为中国第一蓝海。如此兴师动众的送礼,如此轰轰烈烈的行贿、受贿,却无人敢管。建议将来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就选评估产业进行投资。因为,以目前教育部领导的自信,评估在近十年内都不会取消。此时若投资一千万,专门经营评估一条龙服务,相信回报率比马云的阿里巴巴更有发展潜力。

来,让我们一起变换车道,成为评估产业的先行者和创始人。这个产业,一定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大有可为,大可腐败。

发布日期:
分类: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