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的丑剧

娱乐圈的爱国方式果然不同凡响。在中日矛盾的大背景下,一部名不见经传的电影——《万箭穿心》着实火了一把,光在百度新闻输入这四个字,就能搜索到近万条结果。若是它规规矩矩参赛了,可能还没这么引人关注。腾讯网引用《北京晨报》的报道这样写道:

作为唯一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万箭穿心》剧组昨宣布退出于本周六开幕的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万箭穿心》剧组在退赛声明中表示,剧组感谢电影节组委会对影片质量和艺术水准的认可,但由于“中日紧张关系仍在加剧,出品方、剧组和主创决定正式退赛”。

退赛一事,看似充满了民族大义,颇有当年梅兰芳蓄胡明志的意思,但被很多业内人士唾弃。曾任该片艺术顾问的知名电影人谢文说:“我认为,对日本政府右翼分子的挑衅行为可以表示谴责、抗议,但民间交流,特别是牵扯到普通观众的文化交流活动,处理要慎重,不能做过激行动。但是该片发行人董文洁不听我的多次劝告,四处游说,做出了这次发布会的退赛。我认为这是个‘文化砸车’式的过激行动,于理于法都是不可取的。”

常听评书的人一定知道这么一句话:“泄底就怕老乡”。作为事件的亲历者,谢文为我们揭开所谓“一致同意退赛”的黑幕。从这件事我们也能看出,老一辈的文艺青年已经被新一代的小将们绑架了。小将们带着“文争武斗”的激情,朝着日本帝国主义兀自开火。只可惜,小将们只是为了钱,与艺术的精神背离,甚至相冲突,他们所上演的,不过是一幕以爱国为名的丑剧。

从匹夫有责角度出发,对个人或集体的反日行为,我们不必有过多地指摘。因为人家也是一颗诚心,就算我们自己不爱,也不该挡着别人的路。但我们应该分清楚,什么是爱,何为祸。

日本以国家出面收购的形式搞定了钓鱼岛,青年们愤怒了、上街了,我都可以理解。但人家早已经占据了这块地方,你们为什么不早行动?因为宣传机器没有早开动?因为这爱积聚得不够热切?你们有行动也就罢了,干嘛要参与一场场看似集体无意识的打砸抢烧呢?

的确,有那么几个被逮到了,还被判了刑。但趁机去日资商场扫荡的人,摇头晃脑去日系饭店吃霸王餐的人,有没有在反思?看着人家落网有没有心惊胆战?有没有想过登门道歉或投案自首?在这些都没有肯定答案的时候,乐观的媒体们马上给定了性:大部分人都是爱国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坏蛋。可是,仅凭那屈指可数的几个坏人,剩下的爱国者们会傻到跟他们一起作出打砸抢烧等令人发指的恶行吗?爱国者们真爱国吗?

同理,电影《万箭穿心》言之凿凿为国家利益而退赛,而根子无非是小集体利益。不过,经此一役,该片在国内的票房可能真会出现奇迹。尤其那些自以为把国家爱到一定程度,还上街游行的人,看到这部电影如此“有种”,难免不小小激动一把,走进影院支持一下。就算业内人士一再表示这种行为是“文化砸车”,面对群众汹涌的“爱国热情”,还不是“螳臂挡车”?有此“热情”,车照砸,戏照演,而实际效果接近于零。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