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降价难题

一不留神,几毛钱的门票变成几百块了。现在很多景区的价格,好像在学房价,一起向上走。因为景区并不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所以无论涨多少,涨多快,好像并不敏感,在人民群众中的反响也没那么大。事实上,景区的价格并不是没人关注,而是这个问题属于月经性问题——每逢放假它就出现了,假期结束也就无人问津了。这回,伴随这个长达八天的双节假期,景区价格问题再度呈现,而且还有成为众矢之的的趋势。

按照中国的法律,不管是景区还是农民的耕地,都是属于国家的。所以我妄自猜测,景区应该是一种集体财产,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然而,就像国有资产在私有化过程中会出现流失一样,现在的景区和中华民族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倒是和部分利益集团走得很近,雅致和低俗终于搅在了一起。那么,景区到底该不该收钱呢?收多还是收少呢?

不得不说,景区收费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就像故宫每年都得到国家巨额资金支持去做修缮事宜一样,各大景区维护、清洁都需要花钱。此外,每逢年节就能看到的户外广告,也是要花大价钱去做的。而对景区收费不合理的质疑,大多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景区的门票价格涨价速度太快,高得有点离谱;其二,很多景区自身的服务太差,不但有人工矫揉造作的成份,人流量的控制也不理想;其三,数目巨大的资金从哪里来,又花到了哪里去,普通民众,乃至它的衣食父母——游客不得而知。一方面,需要大把花钱;另一方面,钱又花得不明不白。这其中存在的巨大反差,正是景区涨价不得人心的症结所在。

景区和其他的社会基础设施一样,都具有垄断性和不可转移性。因此,想要找到它的近亲变得异常容易。尤其在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度里,类似于景区涨价这种不得人心的事,多了去了。前段时间有位青年不就给北京大学送了块儿“北京人大学”的大实话性质的匾额吗?相似的事件还有,北京户口的老年人在一定年龄以上的,就可以免费乘坐北京的公交车。而外地的百岁老人进京,也不一定能享受这项待遇。其他类似于社保、最低工资水平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类景区价格问题,就不一一列举了。

出现景区无休止的涨价,还有公交、社保、最低工资水平等垄断性表现得特别明显的问题,原因有很多,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地方垄断势力的力量在不断加强,他们从景区价格上涨中获取的利益在不断加大,他们与景区形成利益共同体,只想着抬高价格以获利更多、更快。这也是景区涨价的主要动力。第二,国家的控制能力太弱,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过程中,国家几乎彻底“无为”。第三,体制不健全。如果我们有一个良好的休假制度,像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推行长达数周的带薪假期,各景区还会如此疯狂地涨价吗?

破解降价难题,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强制降价,说一不二才显真诚。其次,务必做到收支透明,收了多少,花到了哪儿,游客们得心里有数。再次,在体制逐步健全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不扎堆出游,不要在忙乱中影响了生活质量。最后,我们不得不寄希望于国家,像宝岛台湾学习,多争取几个免签国家——一本护照走天下,引导国民多往外走,开开眼界。有这个天敌,景区还敢嚣张?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时政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