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丹泽尔·华盛顿2010年的《The Book of Eli》(中文名:艾利之书)的孩子对世界末日定然不陌生。2012年的《The Hunger Games》(中文名:饥饿游戏)更为我们揭示了末日后的残酷和喧嚣。那真实的末日该是怎样的呢?经历过12月21日的担心后,我们总算看到了。可那所谓的末日,不过如此。如果世界就在那一天定格,画面将会多么乏味。
据说,世界末日之说来自玛雅人的“恶作剧”。虽然长老们几次三番地出来解释说所谓的末日不过是历法的终结,而非世界的完结,但愿意听他们的人很少。还是我之前所说的那样,人们早已习惯了传递坏消息。突然有人出来说“世界末日是谣言”,惯性作用下的传播很难主动刹车。因此,我们看到了民众一片欢腾的迎来末日,甚至有公司还幽默地放了假。
记得早在末日之前,我就做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梦。梦里有晴朗的天气,有大洪水,还有巍峨高耸的办公楼。当然,也没少得了没完没了的会议。但实际经历末日时,我却是匆匆而过,体会甚少,甚至没有仔细想过自己在梦里的所见所闻究竟会不会在现实中再度呈现。
由此推断,我是那种想得太多,但实际却做得很少的人。如果我对自己在末日之前的梦深信不疑,也许现在的我早已在法国的末日村落里避难了。那些比我有决心、有恒心的人,几乎说到做到、说一不二。所以,他们个个功成名就。其实,这也算命中注定、个性使然。而我,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不和人家在“名人堂”里抢位置了。
按计划,这是2012年的最后一篇日志。这一年里变幻莫测的心情,起伏无常的事物,就这样通过300多篇日志陆陆续续写了出来。想到自己这一年又无意中写下40多万字的“废话”,内心的自豪不言而喻。
庆幸这一年并没有在所谓的世界末日里终结。因为在其后的日子里,我的感慨也未终结。害怕末日后没有电脑可以敲打,也没有纸笔可以书写的孤独。那时,我那乱七八糟的思想和唠唠叨叨的言语,极有可能像其他人的一样转瞬即逝。缺乏记录的生活,还能叫生活吗?或许其他人也有同样的疑问——如我这般事无巨细地发感慨的生活,就是真正的生活了吗?
世界末日之后,不知其他人有何感想,至少我明白了生活不该固守在某个套路里。任何人企图强加给你的,你都不应该默不作声地屈从。如果不愿意,就要反抗,就要分道扬镳。如果忍让能解决问题,那几乎人人都会通过此唤回美好生活。然而,这不过是条看起来很美的路,真正走下来的人几乎个个遍体鳞伤。末日都经历过了,干嘛不活得真性情点呢?
无论世界末日之前,还是之后。毫无疑问,我们都会一如既往地庸庸碌碌,不会有太大的转变和起色。也可能在我们周遭,经世界末日一闹,许多事情已经改变,但我们并没有发现。后知后觉的我们,携坚毅与隐忍,在默默等待。等待新纪元的降临,也等待沉默已久的爆发。经历过末日,便会觉得末日有何不可。起码,末日没有国家级的防火墙,也没有毫无节制的管制,我们反倒更加自由了。若世界如此,倒也清静自在。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