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气质量:积重难返、无为难治

因为嗓子持续不舒服,因此又想起北京的空气质量问题来。前些年,有关部门在二环附近大兴改造,令各式煤炉强制退休。现在的京城,集中供暖遍布,部分区域辅以电力、天然气等驱动的自供暖。按说,天气该好了吧?可惜,目之所及,依然雾蒙蒙一片,更有长此以往的架势。

还有,北京2010年颁布了汽车限购令——《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试图治理拥堵和空气污染。从此,有钱不一定有车,想有车不仅要有钱,也得有相当好的运气。很多人时来运转,但大家的空气却肮脏不堪。

面对PM2.5指数的飙涨,有关部门也没好意思坚持“轻微污染”的说辞,“重度污染”等禁忌词汇结连蹦了出来。听说,还有高层就空气污染问题指示,要求有关部门公开相关信息,不要藏着掖着,希望由此引发民众的共同参与。

我信服公开的威力,也见识过群众的力量,但尚不能确定此举能否提高有关部门的公信力。执行层的阳奉阴违,连高层都常感力不从心,老百姓还能说什么?我只是感叹,谁都有和小玩具对话的稚嫩时光,但很少看到这种将自说自话视为权威,并一意孤行的光辉事迹。所谓的全民参与,到后来是否会令有关部门飘飘然到将自己封为甩手掌柜的地步?

这是个空喊为上的时代。远远望去,到处是旗帜,旗手们宣扬各自的主义。然而,“城头变幻大王旗”,旗手们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此刻的慷慨激昂,可能是为了掩盖心里没底的慌张;他们后继有人的殷切希望,极有可能毁在铜底铁帮的伙伴手里。

以北京空气遭持续污染为例。在PM2.5指数第一次逼近1000时,有关部门就已乱作一团。各种承诺纷纷许下,各项应急预案都预备启动。我以为,这下好了,灰蒙蒙的天就要放亮了。可惜,除了意外造访的凛冽北风让京城清爽了几天之外,其余时候一切照旧——人们在雾里来、雾里去,像在世界末日幸存一样懵懂地活着。我不禁暗笑,神通广大的有关部门,居然也沦落到靠天吃饭的地步。过去那战天斗地的精神头跑哪儿去了?

不可否认,我们有一颗希望一切安好的心;面对危机,我们也有比较完备的预案。但到实际行动时,却发现所谓的希望、措施都是花架子,不值一提。试问,全民参与的口号再怎么嘹亮,又有什么用?京城的黎民百姓还不是一样陷于尘埃和废气中难以自救?

在我看来,开会研究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身体力行也是。这些都让我们更“入世”,了解这个社会,为其所用或利用其做成什么事。现在我从有关部门身上看到的俨然是另外一派景象,它在谈到权力和利益时无比投入,在谈到责任和付出时却畏缩不前,扮起了无为而治的圣人。可我们知道,他们没有老子的学问和智慧;也无法用一点皮毛来赚取声声喝彩。

这片天不是我一个人的,这块地也不属于我。之所以奔走呼告,实乃出于挚诚。有关部门若想无为,就请长眠,给愿意干的人腾个地方。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生活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