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过度的高风亮节

一则新闻,让久违的诧异浮现在我脑海。关于老干部如何高风亮节的故事我见多了,但看到级别这么高的,还是忍不住胆战心惊。新闻通稿上简简单单一句话,背后得有多少权力和利益的博弈?论资排辈,有我们说得那么轻松吗?出场顺序,有我们以为得那么简单吗?

窃以为,某位领导虽然声誉不佳,但有一句话说得颇有道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还得补一句,更没有无缘无故的退让。所谓的谦和、高风亮节,多半都有内幕可挖。只不过,这回的“幕”略显威严,令心生好奇的一干人等不敢靠近。

老故事了。曾经的风云人物龙永图谈起他的入世谈判经历,我领会主旨后演绎如下:准备退四步时,先向前迈四步,待对方颇有微词后,再行退让。如此,既让对方感到你的确有所妥协,又不伤及己方核心利益。

以我坚持多时的阴谋论来分析,老干部的高风亮节,似乎和龙永图式的妥协有相似之处。别看人家退了一大步,实际上获得的东西却是你前进一公里都不会得到的。身居高位,一举一动都牵扯众人的目光。若你有这样“急流勇退”的机会,或收到类似的暗示,会不会也演这么一出戏?

稍微往好处想。人家虽曾位高权重,但心灵依然纯洁,知道何时应全身而退,更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退出幼稚的“排行榜”,就是人家立志要做,且理所应当该做的事情。人家是什么级别,能让我们这些乡野俗人讽刺占着茅坑不拉屎吗?当然不能。

现如今,这理应如此的分内之事被人捧为高风亮节,还被各色新闻屡屡强调。似乎这不仅体现了老干部思想觉悟如何之高,更象征着“小”干部们取得了“艰苦卓绝”的胜利;似乎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顶高帽子。它戴到老干部头上的那一刻起,就不仅是一种赞誉,更是一种道德的定型和捆绑,让他老人家再难自毁长城。看来,这帽子里或许还藏了一张“请自重”的小纸条。

看了那么多书,读了那么多故事,但想找出名副其实的“高风亮节”也得费一番功夫。按照我对它的期待,“高风亮节”起码应该符合“本不该他做”和“出人意料”两个标准。

如果这件事本就是他该做的,他做了,却有人吹捧为“高风亮节”,这不是别有用心吗?如果他把这件事做得中规中矩,并未超出期望,那也最好别用“高风亮节”来形容。要不然,矫揉造作的痕迹就太明显了。只可惜,在衡量“高风亮节”的标准的大讨论中,我是一个彻底的少数派,大部分人和我意见相左,且有一发不可收拾、越用越顺手的架势。

将一次相互妥协的结果吹捧为高风亮节,充分体现了某些人的短见和虚伪;将一次胜利果实的炫耀包装为高风亮节,也让一些人的心思欲盖弥彰;将一件合情合理的事吹到天花乱坠,并非用高风亮节不过瘾,更让一些人的吹捧上升到无极限的新境界。那么,我也高风亮节一把,就不指名道姓了。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时政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