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事件:书生梦的破碎与反抗

“黄粱美梦”这个成语来自唐代《枕中记》一文,讲一个书生梦到自己发达了、被陷害了、被平反了、风流了、老了、病了、死了……醒来后发现这不过是个梦,短到连一锅饭还未做熟。历经荣辱洗礼的书生,不免怅然若失。

诸位可能觉得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甚至还有点小笑话的意味;实则不然——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书生,虽然心生遗憾,但还是有所感悟。他对点化他的吕姓高人说了这样一番话:“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

后来,“黄粱美梦”被广泛用于形容一切不可能发生之事,可谓极尽嘲讽之能事。同样能表达这种意味的还有“南柯一梦”、“春秋大梦”等词,但其中有顿悟之意的,唯有“黄粱美梦”。

近来,《南方周末》的一群书生因为新年献词被有关部门给狸猫换太子而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看网友私下传的一份据称来自“南周编辑部”的声明,似对有关部门还有幻想。而这,让我想到这几个冷嘲热讽的词。可用于这一件事的,恐怕只有“春秋大梦”了。

之所以如此刻薄,全因南周书生们的幻想。试问,有关部门有错吗?当然没有。他们会调查、会道歉吗?也不会。君不见大大小小的煤矿安全事故,面对高层的严厉问责,全国媒体的口诛笔伐,有关部门做过什么吗?他们还不是该瞒报的瞒报,该封口的封口?在一切声称负领导责任的人还逍遥法外时谈调查、谈悔改,这不是把普通群众当瞎子耍吗?

将黄粱美梦这个发生在唐代的故事对比相隔千年后今天的审查攻防战,虽主角同为书生,但境界却有高下之分。

起码,黄粱美梦的主角还知反省;而南周的书生们,却只想讨回公道。有道是哀莫大于心死,看这些书生的态度,好像心还没有死。若要我说,你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又如何与有关部门一战呢?面对疯狗的攻击,如果我们自我定位为书生,就注定打不赢。

某位领导曾有“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实践,也同样有“持久战”等令人印象深刻的观点。照我说,面对强敌,南周的书生们也应做好准备。其一,底牌不能只是声讨,还得有更激励、有奏效的手段。其二,做好持续战斗的准备。

为何我会照搬人家的“持久战”理论?其根源是我奇怪的预感,而引发这一预感的直接原因是各平台微博的搜索功能。上午还能找到些蛛丝马迹,而下午,就已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南周编辑部”搜索结果未予显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份声明中有一条要求“立即开放因讨论此事被禁的微博账号”。这难道不是隔空回应?

从南周事件我们能看得出来,舆论环境已恶化到连被欺负到噤声的书生们都忍不住了的程度。书生们的反抗,和整个网络界一面倒的支持声浪,都令有关部门的封口变得毫无意义。但改变能否从此开始,我仍不抱乐观态度。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时政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