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被宣布关闭之时起,Google Reader(以下简称“GR”)再度回到我的视野。已经数月未曾登陆的我,战战兢兢,认定这次它真的要走了。据前GR产品经理讲,他们之前就遭受过三次“死亡威胁”:
2008年,解散团队,加入OpenSocial团队;2009年,解散团队,加入Buzz团队吧;2010年,解散团队,加入Google+团队。
这些威胁为何没有应验,而将命运终结在今年3月?恐只有内部人士才能回答。我本不算是GR的忠实用户,用它,多半是为了翻墙。一些大陆难以访问的网页,若碰巧有RSS,用GR就可轻松订阅。甚至一些成人网站,也会用RSS输出一些特别的内容。而今,这一切都要烟消云散了。
GR的死,对重度用户来说不亚为一个噩耗,但对一些其他RSS订阅产品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据一家第三方RSS阅读应用——Feedly讲,自他们第一时间在官网宣布支持从GR迁移数据以来,有大量GR用户涌入,使网站访问变得非常困难,几近崩溃。用一句烂俗的话讲,这也算“甜蜜的烦恼”。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问题——GR因何而死?用户又该如何面对?
窃以为,GR和Facebook所处的时代之间有一条鸿沟。GR将大量信息通过用户的选择堆积在一起,起到的是一个仓库的作用。试问,各位有谁天天到仓库里去?即使身为库管,他们也恨不得有朝一日离开那里。当然,GR也有共享、推荐等功能,但细说起来,这套系统更像是信息与信息的对话,而非人与人的联系。即使可评论,这种联系还是基于信息本身的,而非人。当用户被Facebook等产品教化到数字层面的自我觉醒时,GR很难再让他们回到一个仓库级的平台,让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打捞、喊话。要知道,人大都很懒。
以上这番话,可能会伤了极客们的心。但GR时代的结束,对极客们而言,不正开启了与人交流,而非与网络对话的新纪元吗?面对类似于关停GR等无力回天之事,我们能做的,恐怕只有一声长叹,而后向前看。
GR的仓库理念,无疑会影响到它的应用范围。仓库会接触到谁?库管、物流链条上的其他人,还有呢?除非有令人心动的折扣,否则,大众不太可能深入仓库去淘货。GR对广大网民而言,无疑是宝藏,但网民中的大多数又不可能亲自去发掘和利用它的价值。Google的极客氛围再浓重,面对一个不能对多数人产生价值的产品,会做何选择呢?关掉似是在所难免。
在GR走向坟墓的道路上,它亲自埋下了绊脚石,Facebook、Twitter等也在无意中推了一把,而广大网民的淡忘和无动于衷,更是蹬了最后一脚。有道是“商人重利轻离别”,Google在GR身上已看不到继续利用的价值。就算Google每年进账数以亿计的美元,也不会浪费这九牛一毛。于是,结局我们都看到了,GR在众目睽睽之下挂掉了。爱之深、恨之切,面对即将离去的它,就算我们有再多不舍、再多遗憾、再多愤慨,又能说些什么呢?我曾爱过的GR,你一路走好。他日若有复活时,我们江湖再见。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