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受一篇现今早已忘记名字的网文的蛊惑,寻觅良久,也历经万难,终于在电骡上毫无廉耻之心地下载了一部法国电影——《沉静如海》(原名:Le silence de la mer)。
可惜,后来寻找字幕的过程却不太顺利。以至于这部电影在我的硬盘里束之高阁。而字幕这种事,多属半志愿地奉献,类似于《沉静如海》这等冷门电影,一个匹配的字幕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一部不能看的电影,一组半吊子的字幕,一个苦苦追寻的人,就这样过了许多年。
而今,在这个假日的午后,PM2.5不到100的午后,温度刚过20的午后,我再次看到《沉静如海》四个字。于是,忍不住又在射手网搜寻一番。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一个电视版的字幕。细看之下,匹配得还算不错。我总算有兴趣,也有能力来揭开这部伟大的电影的盖头了。
爱情会是怎样的,当她弹奏巴赫第一C大调序曲时,他就已经知道自己会无力自拔了吧。当他竟也知音般地通晓音符,并沉浸其中时,是不是就已经注定要开始这一段极可能毫无结果的感情了?
之前看介绍,还以为全剧没有对白,除却音乐,形同默片。因此下载之后,非常懊恼,顿生上当受骗的感觉。而今日通观此片,发现当初的介绍极可能是“全剧男女主角没有一句对白”。回想自己当初的误解和今时今日的满足,这心理差距真可谓地下天上。
德国军官和法国民女的爱情(或言之暧昧),相比于汪伪政权的长官和党国女间谍的情事(或言之奸情)如何?
各位可能猜到了,我说的是《沉静如海》和《色戒》。二者之间虽尺度相差甚大,但共同点的确不少。
《色戒》的王佳芝催易先生“快走”,《沉静如海》的女主人公妮安娜为男主人公维尔纳弹起了节奏强烈,充满警告意味的钢琴曲。两部电影的男主角都因女人而幸免于难。不同的是,易先生反手灭掉情人,而维尔纳则因军令如山远赴俄国。不同的国度,王佳芝和妮安娜作出了相同的选择。这是不是恰好说明在文化差异之外,我们还是有一个共同点——爱?
《色戒》的故事背景是民国当局和汪伪政权的你争我夺,而《沉静如海》讲的是二战期间德国和法国的那点事。不同的是,王佳芝与易先生形同干柴烈火,而维尔纳与妮安娜各自压抑着心中的感情。即使是坚贞不渝的爱情,也抵挡不了战争残酷的车轮碾过。而今的我们,比起这还算幸福吧。
末了,妮安娜的“再见”终于说出口,而维尔纳却已无力回应。这一幕依旧像苍白的独角戏。看样子,他们不会再见了。《色戒》是有关部门批判低俗、庸俗、媚俗的典型人物;而《沉静如海》却堪称法国电影之经典。不敢想象,如果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日本军官和中国民女身上,又会换来怎样的如潮恶评?又会迎来怎样的整肃和批判?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