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豆否
面试
学院很认真,网申的资料全部做成了一个绿皮的本本,教授已把想要知道的信息列在了两张纸上。开场很简短,告诉了我面试的程序。接着问为什么选这个特殊的方向。余下的问题几乎是在回答的基础上提问的,我尽量提供所有的信息,甚至讲到了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
准备的很多东西都没有用上,教授几乎在一开始就说了她所担心的问题。我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匮乏。她没有问我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何理论,她讲看到了我在个人陈述中提到的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理论,但是这门课不是这样的,对于理论的东西会相对少些,重要的试验方法。不过兴庆我在幼儿园做义工。这门课的是理科硕士的学位,要用关于科学的一些东西。她问我的数学怎样,会不会……她说出几个数学名词,还好上过金融课,听出了方差。我说高中是学理科,数学的学得挺高的程度,虽说忘了许多,但是拾起来会很快。
还有一件事她很关心,我着重中国教育,那如果研究取材的话,我是不是要回国,有没有可行性,因为牵扯到我个人的花费问题。其实这正是我想问她的问题。我讲这也是我所关心的。硕士的话,我应该会在英国的学校做研究,如果博士,我想以中国教育为对象。那我有没有可能回国研究。教授说牛津有三个学期,第三学期写毕业论文,是有人在这时回国。另一个助教接着问,你要读博士。我说是的,但是在读博士之前,我希望有一年的时间回国去偏远地区助教,然后找到一个研究方向,更有目的的读博。
教授很有经验,面试中丝毫没有透出半点儿我的录取可能性。整个口气是把我当做准硕士,说希望我认真的考虑一下这个课是不是我想学的,因为我讲的东西全是理论的。她希望每个学生在学的时候都能很满意,很开心。其实有一点我很懊恼,在一个地方我有抢话。她问我实践得东西,可说来说去还是理论,有点儿越描越黑的迹象。回想起来,有时觉得像是有可能,有时又觉得不可能。
最后她像我说了录取程序,说在6月中旬前我不会得到任何消息(估计是怕我一直骚扰她们吧)。不过这只是第一道程序,如果她们对我满意,再要像学校推荐,学校通过了,再看哪个学院录取我(college,牛津是以住宿的学院毕业,不是专业)。如果都通过了,能拿到的还只是有条件录取,因为那是我还没有拿到毕业成绩。
准备今晚再把这个专业的课程看一篇,把研究方法的事情搞清楚,写出我要做的研究,然后发给我的面试老师。不知道这样做可不可以,但还是试一下吧。
教育学院
牛津没有我想象的典雅气势,但很让我喜欢。教育学院散落在一条安静的巷子里。与兰卡气派的现代设施不同,这里像是一个个小城堡。每幢楼都只有一个刷卡才能进的小门,与我工作的小学一样。主楼的厅很小,一个服务台就装满了,没有让我在学院闲逛的可能。进门左手边是学院的图书馆。书架很高,要梯子才能够到顶。因为是自己学院的图书馆,所以不大,但很温馨,有种凝聚力。同在一条巷子的还有很多像是住宅的楼。真的是学校散落在城市,城市就是学校。
城市
我在古老的建筑旁走过,我坐在街头公园的长椅上,像他们一样,吃着手中的午餐。
因为不确定教育学院的位置,从火车站打车过去。不算太远。面试结束后决定逛一下这座城市。对方向的敏感依旧没有消褪。踩着第一次穿出门的高跟鞋,凭记忆往来时的方向走。
牛津有很多中国人,是呀,好学校怎么少的了中国人。很爱这里,学院坐落在各个角落,到处都是学生。中年人的比重很大,提着公文包的,背着书包的。里面装的都是知识学问吧。街头很多吃午餐的学生。一条长椅上做着一对青年男女,像极了电影里的镜头,不知道是不是将来的克林顿与希拉里。在兰卡这个古典小城呆久了,变得乡下人起来。觉得牛津好大,人好多,像极了曼城。可是我并不想讨厌曼城一样反感牛津。我很爱这里的热闹,一种笼罩在学术氛围下的热闹,热闹中不失沉稳。我走到了市中心,街头艺人的琴声很美,歌声很美。我经过了理工楼,看到了很多城堡似的住宿学院,还见过了said商学院。
因为没有明确的方向标示,还是问了一次火车站的位置。达到后,返程还早。于是坐上一辆城市公交,买了往返的车票。这次来到了更远的住宅区。确确实实像极了曼城。学生少了,居民多了。走进了生活中,看到了街头男女。依旧很有趣。
还有牛津的天气,因为在南部,所以比兰卡暖些,晴朗些。在教育学院的街道,我闻到了家里的花香。我想起了电校的花园,普照寺路的空气,秀水街使馆区的房子……
来英后第一次真正的离开兰卡,真正的坐火车,真正的远行,我很开心。回来的火车上,一直在细细的体会着这种开心,静静的想为什么会开心。我知道了,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英国,我一直在旅行,即使在兰卡,这个有我房间的地方。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因为对于兰卡我没有陌生,就像住久了的家。而其实那并不是我的地方。但这一次,我实实在在的是在旅行。陌生的环境,期待,兴奋。我回归到本来的位置。这大概是一种归属。这种归属带给我了欣赏的快乐。
回程
快到站了,我在火车上远远的看到了学校上空的乌云。兰卡的天气果然很英国。
不管面试的结果怎样,这次去牛津,我真的很开心。我知道了牛津不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只要努力,就有希望。或许这次并不成功,但至少是我下次的动力。我知道了它的可能性(我明年继续骚扰你家)。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读书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一年的时间不同于本科。硕士要的不仅是我能完成老师布置得任务,更多的是一种主动的态度,做我要做的。(不过,千年文化的影响,多多少少它对我也算是张文凭)。
回到兰卡了,坐上了熟悉的巴士。真的,兰卡很古典,很漂亮,很让人喜欢……
P.S.
1)早晨在兰卡火车站,有人问我的黑色皮鞋是哪家店买的。答案—中国带来的。
2)在火车上看到远处的草地有一只传说中给鸡拜年的黄鼠狼—个人感觉像是。
3)回程的火车上,做我对面一英国男士在用电脑,盖子上赫然标着—Lenovo.
4)我习惯了穿西裤。
虽然你们无法阅读我的这篇日志,但我还是要谢谢大家。谢谢毛毛专门来帮我选衣服,谢谢亚灵打电话祝福我,谢谢小麦鼓励我。当然,十分感谢我亲爱的老哥,一次次打越洋电话支招。录取不了别打电话来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