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奸之辨——内斗那些事

早年间听单田芳的评书《白眉大侠》时,曾有这么一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虽然不一定像,但我还是想学一下:

西宫娘娘问宋仁宗:“陛下可知当朝谁是忠臣,谁是奸臣?”仁宗自信满满地回答:“朕满朝皆是忠臣”。而按照评书里设定的情节,西宫娘娘的父亲庞老太师正是所谓的“奸臣”。不仅蛮横专权、把持朝纲,还屡屡构陷忠臣,弄出冤假错案无数,惹得怨声载道。

初中时,大家流行看《宰相刘罗锅》。在这部剧的结尾,乾隆爷请刘墉洗澡,两个赤条条的老男人终于各吐心腹事。乾隆爷感慨,这么多年来,和珅做了什么,贪了多少,他都知道,可他就是下不了手弄和珅。刘墉在旁边唏嘘不已。试问:乾隆爷只是下不了手才放和珅一马吗?

据我分析,包括宋仁宗、乾隆帝在内的领导们,都不傻,对下属的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只要他们想了解,“黑材料”汗牛充栋。可是,他们这个级别的领导有时间关心这个吗?当然没有。如果他有时间,就可以随便搞人了吗?当然不可以。虽然理论上皇帝是老天的孩子,是说一不二的那种领导,但他的决策若不从实际出发,也收不到什么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宋仁宗当然知道自己的老岳父“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也知道他卖官鬻爵、贪污腐败,但这些在当时来说都是无伤大雅的。要将老庞连根拔起,上朝的官员中有一半得就地正法,因为他们是庞太师一党。清除掉的这些人都是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和骨干力量,他们走了,谁递补而上?谁能保证新上来的这些人奉公守法,不前赴后继地踏上“前辈”的不归路?因此,宋仁宗没轻举妄动,面对小老婆的温情脉脉,面不改色地说出标准答案。

乾隆爷是各种“戏说”、“传说”、“传奇”里当仁不让的大红人,据说其本人更是聪慧过人,非常人能及。他的位置决定了他的视野,也造就他的容人之量。他能容得下和珅的只手遮天,也能忍得了刘墉的油嘴滑舌。在他看来,像和珅这种深入体察万岁爷心思的“奸臣”,要好过刘墉这等以“清君侧”为己任,以尽忠报国为毕生事业的“忠臣”。

毕竟,国是爱新觉罗家的,而不是普天下老百姓的。而和珅和刘墉同为奴才,同被玩弄于股掌之间。和珅多拿了银子,爱新觉罗家的就少了吗?非也。后来,扳倒了和珅的嘉庆帝,不就乐呵呵地吃饱了吗?和珅所主要扮演的角色,不是史上最大的贪官,而是史上最大的过路财神。幕后指挥一切的总BOSS——乾隆爷,正装作调停人正襟危坐。

谈到庞太师和众忠臣、和珅与刘墉等世人皆知的冤家们,就不得不说到“内斗”。诸君千万不要以为内斗等同于内耗,因为以上案例告诉我们,内斗有时能转化为生产力,就看运用得当与否。皇帝高高在上,眼看所谓的“忠臣”和“奸臣”相互攻讦,心里恐怕早乐开了花。在家天下的时代、人治的社会,忠奸无所谓,把上眼皮服侍好才是头等大事。联想当下轰轰烈烈的反腐倡廉,和之前被热捧的唱红打黑,似乎都在清楚地表露,领导是如何用内斗之法排除异己、巩固权力的。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文化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