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小时候看过“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句话后,我的内心几乎时刻都在寻找适用的案例。而这位河南官员让我开了窍:
《大河报》记者有点错愕地写道:12月3日,网上一篇名为《网上又流传官员艳照,疑似河南林州卫生局纪检书记》的帖子,引来网民强烈反响。记者昨日调查发现,帖子中涉及的林州市卫生局纪检干部冯某已经和照片中的女子闪电结婚。
雷政富与这位冯姓干部相比怎样?同样爆出令人脸红心跳的“艳照门”,但结局迥异。也不能怪雷政富不懂变通,抱着陷他于不义的仇人睡觉,这也太难了点儿;而这位冯姓干部却很坦然地选择了“委曲求全”。如果评谁棋高一着的话,我当然会把票投给这位冯先生。不堪之事发生后,他采取非常手段迅速弥补,效率之高令人咋舌。如果他所在的卫生部门也能如此高效的话,想必当年的“非典”也不会蔓延得如此迅速,以至于最高主官引咎辞职。
反腐大业当前,最难挖掘的是官员们的私生活。人家阖上门、拉了灯,和谁睡、做了什么,没人能看见,纪检部门也管不着。房间里是否存在权色交易,或是否涉嫌以权谋性,谁也说不准。就算有照片、有录像又能说明什么呢?双方你情我愿,顶多是生活作风问题,若无当下轰轰烈烈的反腐风暴,有几起案件能像雷政富案那般顺藤摸瓜,给翻个底朝天呢?
河南这位冯姓干部,面对网友的爆料,和有关部门的介入,反应灵敏、应对得当。在叫好之余我们也应该想到,这也预示着反腐大业出现了新形势,遇到了新问题。你叫嚣人家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待到人家结婚了,你就不得不承认,那是男女朋友之间的正常互动。所以,在我看来,当前的反腐事业,不仅面临着私生活无从干涉、无法查实的难题,还面临着查实了却抓不着把柄的尴尬。搞了半天,白费劲。这让举报者多泄气。
过去,有一种流行的思想是倡导乱世用重典。其用意无疑是好的,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对一小部分破坏社会公义的人施以重刑,也勉强说得过去。可过去人们将焦点集中于惩罚,而非劝诫。新时代的官员们多有管不住裆下之物的困惑,若对此用重典,就应将焦点集中在劝诫上。
首先,对既犯者的惩罚应集中于对其情欲的惩罚。方法一,可展示致命尤物,或极限声画,令其渴望而又无法获得;令其终日面对,却不得安睡;令其时刻处于兴奋状态,面对重重诱惑,却只能自撸聊以自慰。方法二,以强力药物促其昼夜难安、情状难堪,饱受狱友嘲笑。使其身心饱受情欲折磨,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遭受沉重打击。方法三,化学阉割,他云雨之欢的机会已在前半生浪费完了。
其次,向在任官员展示前述既犯者的痛苦和难堪。如此,即使犯事的被放出来,声誉也已降到冰点,不可能再受拥戴。而后来者畏惧受此“优待”,更得三思而后行。自认为这样做的妙处在于将惩罚和劝诫结合起来,惩罚既犯者的目的其实在于劝诫后来者莫要越雷池一步。如果像现在这样犯了事至多革职查办,没有太大的针对性,对受害者而言,也缺乏补偿的诚意。我更担心这样下去,报复官员们的不再是法律,而变成活生生的个体。如果到了这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