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票风云

晚上妈妈打电话来,说《焦点访谈》在播抢票的事情。她关切地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你可能也知道,每逢节假日,京城买车票的人总能乱成一锅粥,就连铁道部平日无人问津的12306网站,也在突然间变成大热门。适逢年关,人们卯足了劲儿要回家。于是,火车票变成了稀缺资源。

一样东西从大冷门变成大热门,必然会让某个组织获利。铁道部正是这个万夫所指的组织。若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衡量,铁道部理应为我们服务。然而,包括我在内的广大人民,都被华丽丽地忽视了。铁道部的12306网站,扎破了农民工排队买票回家的肥皂泡,也让白领们想通过网络订票的心碎掉了。

农民工梦碎可能很好理解。以往只需辛苦排队买票就能回家的平常举动,在这个网络也能抢票、电话也能订票的时代变得不值一提。妻儿老小还在等待,同乡情谊未完待续,买不到票的他们,无处诉说自己的苦闷与彷徨。虽同为农民工,但我没有住在热门线路上。所以,很难体会他们的痛。

可能各位要问,为什么白领网络购票的梦也破碎了?说这话的你,可能没想到这个买票过程究竟有多艰难。过去,我们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妙喻;而今,买票难于蜀道之行。君不见众白领昼夜守着电脑,期待刷出一张回家的票。而在12306,不仅要排队,付款了还可能没买到票……白领们可能都有一种想变成昔日的农民工去排队买票的冲动。

日子总归要过的。记得有一年,《中国之声》先关注了春运难题;而在一场大雪过后,又转而安慰大家,在哪都可过年。不可否认,在春运、过年等问题上,媒体扮演着关键的和稀泥的角色。若少了它们的声音,我们不会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不会知道天下人为买票而辛苦奔波、操碎了心。但是,更多的关注与更大的运力之间没有必然关系。面对春运,铁道部恐早已麻木。

蛇年将至,很多人还在等待着回家的车票。这让我想起那个台湾诗人对乡愁的比喻。现在乡愁,如今的家,难道就这样变成一张求之不得的车票?

面对车票版的乡愁,人们对铁道部的恨也水涨船高。人们回家的需求与铁道部的无能为力,似乎在这个季节里变成最大的内部矛盾。可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试想,如果你是铁道部领导,有办法解决这个周期性的难题吗?当然,历史不能假设。这本该属于有关部门的活儿也不该由我们平民百姓来干,除非我们真的手握大权了。

从买票上升到抢票,难度毫未降低,竞争反倒越来越激烈了。众浏览器厂商更是借着春运大事件,以“抢票软件”之名开始了新一轮推广。或买或抢,主角或许更新换代了,但回家的心从没变。过去,他们可能买不起回家的票;而今,他们买得起了,却又抢不到。听来多么讽刺。

听妈妈讲,回家的班车一下雪就停开了。我开始发愁,这个家该怎么回,这个年该怎么过。此刻的我,或许该看开点:年终究要过,回不回都一样。车票就留给黄牛和铁道部吧。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