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看到百度发了一份报告说:“2012年第四季度,移动互联网上网时长首度超过PC互联网”。于是,有人断言,互联网行业的移动化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选题。大实话?还是大话?
联想自己,好像越来越不喜欢开电脑了。有什么事,都喜欢在手机或iPad上解决。甚至连功能简单的Kindle,都在拆开包装的那一刻迫不及待地连上了wifi。过去,我们在屋子的某个角落上网;现在,我们可以待在任意一个角落。也许,这也算一种进化。可这种进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许多人退化了,被网络羁绊在床上或某个地方,甚至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有一点要说明,虽然我一直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问题,经验有限,常以偏概全,但这回关于移动互联网的猜测,可能押对了宝。不仅百度有类似报告,之前好像也看到外国的数据机构就亚马逊发过相关报告,说来自移动端的订单数量呈上升态势。而这,正是我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我现在的无论购物,还是还信用卡账单,或转账,都喜欢通过手机操作。虽然屋里有wifi,但抱着一个大本子做一些几分钟就能完结的事,还是有些怪异。
我以为,发明工具也好,赖在床上不起也罢,人们总在惯性地偷懒。所以,移动设备受人欢迎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这话被中国的百度说来出来,多少让我有些意外。因为在我的概念里,百度不是一个技术先行的公司,其狼性,都被用在利用竞价排名赚钱上了。要是Google的Eric等人出来表个态,我可能更容易接受一点。可是,我算哪路神仙,我的感受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猜,百度在这个时间点说移动互联网,很可能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诚如之前很多人说微信的那样。因为微信的出现,移动互联网突然为许多分析人士所提及,成为圈里无法回避的话题。似乎微信、移动互联网这些概念没有出现在某次访谈里,别人就会说你落伍似的。然而,微信、移动互联网可能没许多人说得那么重要,他们都需和之前的互联网一样,在挫折中成长,为人所质疑,然后接受,再慢慢发现混沌中蕴含的能量。
在许多人眼里,移动互联网是呼之欲出的趋势,是未来的希望,就像许多人眼里曾经的互联网一样。想当年,我们不仅在互联网上实现了网站、搜索引擎等基础建设的突破,还陆陆续续发明了博客、社交网站、微博等产品形式。一时之间,百花齐放。
然而,很多人也满心担忧,移动互联网可能比互联网更难掌控。一则,用户的隐私更没法保护。在传统互联网上,可能没人知道你是条狗,而在移动互联网上,人家不仅知道你是狗,而且连公母都已经探听清楚了。另一则,内容更难掌控。除非像新浪那么财大气粗,找了那么人搞内容审核。否则,在海量用户的冲击下,敏感词引发倒闭只是时间问题。
移动互联网,要有活水流来,方能不腐。若少了这一点,就少了从传统迈向移动迁移的必要。目前,虽说移动互联网可能带来技术和伦理的挑战,让有关部门只手遮天的努力显得捉襟见肘,但万不可有小成就固步自封,若如此,放弃的是更大的机会,而我们的未来,可能恰在其中。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