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靠大家,大家是哪家?

一句宣传口号喊得好:“XX安全靠大家”。这句话里的“XX”,可以替换成任何一个你能想到的,明显或潜在有危险的东西。我提示一下,如:“食品”、“卫生”、“交通”等等。然而,对于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我有一个疑问:大家是哪家?安全从何着落?

在央视315一举曝光多家互联网企业利用技术手段“偷窥”用户之后,精神上的安全被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不过,在这个黄浦江上漂死猪,北京城里起霾雾的时代,精神又算什么呢?虽然如此,我这个多事之人还是忍不住想探究,我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安全,究竟从何而来,又到往何方。

有很多人在谈到污水乱排、食品搀毒、隐私泄漏等问题时,都会用到“良心坏了”这个词。我从没想到,这句曾经只出现于抗日电影中的话,竟能如此贴切地描摹出国人,至少是部分国人的心理状态。扪心自问,我的、你的、很多人的良心是不是真的坏了?有时,盼别人倒霉的比盼自己发财的还要急切;有时,能偷工减料就绝不精益求精,甚至这个工程关乎数百孩子的生命也不为所动;有时,能少管一事就不多管,只求自保。当我们都把自己的脑袋藏进沙子里,将良心揣到兜里时,安全又该从何说起?

说民心或显浮夸,那实体的国家呢?试问,四九年至今,新中国为何能安然挺立?别人施舍的同情?金钱援助的魔力?恐都不是主要原因。虽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传统已被其不肖子孙废弃,但不得不承认,军队对国家安全起到了决定作用。那么,臣民的安全谁来保卫?尤其在别人质问“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的情况下?我想,国家此时该站出来,肩负起这个责任了吧?从法律、制度层面,给人以安全感。而时下,我们多见有法不依、有法难依。即使昏官已被挖出来晒了好久,还是能得到有关部门毫不犹豫地重用。那还谈什么安全呢?在此情形下,国家都难自保,更何况我们呢!

假设民心、国家大体上是好的,那我们还担心什么?当然是我们生存于斯的小环境——社区。初中时,我和弟弟曾在县里租房,做饭的炉子在外面。以为民风淳朴的我们,忘记晚上把做饭的套圈拿回家。第二天,它不见了。若是在村里,它可能被偷吗?我觉得不会。通常,我们的安全感来自社区。可惜,在没有红袖章、保安值守的情况下,很多社区的居民都提心吊胆,甚至担心在楼道里遭劫。这用危机四伏形容可能夸张点,但说人人自危,却是再恰当不过了。我们的周遭不安全,民心、国家又怎能安定?

民心发自于个人,国家、社区也需个人支撑。因此,安全与否,最终得看自身。在民心不古的时代行走,自然要处处小心。像我,自知道三聚氰胺为国内牛奶的关键成分后,就转喝外国牛奶。在一个自视为和谐盛世的国家生存,若无法抗拒法律的滞后和体制的腐朽,就勇敢地走出去,与这片自称生你养你的土地决裂。若不得不在某个社区久居,就有必要了解贼匪的活动规律,甚至三五结伴外出、归来。人人操一份心,社区、国家、民心自然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只是我不敢保证,那时的我们,还有没有彼此信任、开怀畅饮的心情。那样的安全,得来又有何用?我们想依靠的大家,又会是哪家?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时政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