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啥爱低俗?

低俗?肯定有人要说,人生何处不低俗。的确,低俗淹没了我们,也正是因为这个,我们才需要找到一条不低俗的路。到底什么是低俗呢?我以为,低俗就是那种执着于情爱描写、刻意传达拜金理念、独具媚骨奴颜的东西。无奈,我们每天都能见到这些东西。

关于低俗的成因,我只有一句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为众人所熟知的,往往不是某某升官发财了,而是某某靠身体升官发财了;我们也不常说谁谁谁事业有成,而是关注其事业有成后有了二奶、三奶、四奶;至于小A出了本小说这种事,更不如小A出了本官场情色小说来得劲爆。我注意到,我们从关注的点,到流行文化,再到思想,正全面走向低俗,而这种倾向集中表现于官场和生意场。可以说,至今无出其右者。

流行文化的低俗,俯拾皆是,比如凤凰传奇。可以说,出身卑微的两人,现在已成为中国不可忽略的文化现象。他们的《最炫民族风》、《套马杆》,可谓传唱大江南北。虽然当年的《月亮之上》抄袭Blue乐队的《All Rise》,他们还是得到包括央视春晚在内的,如此之多的人的热烈欢迎。我们的道德标准在地震的时候突然抬高了,过了这阵风就降到可以容纳抄袭、盗版的程度,这难道是中华民族善变特性的集中体现吗?

思想的低俗,主要表现在笑贫不笑娼,和抓不住重点上。我们常看到某女郎在京城坐拥豪宅数十栋,却独不想人家如何辗转于多人的睡榻才换来今日的生活。另一个例子,世人多言说“小三”如何之坏,却不想如果男方不配合的话,那个“贱女人”如何能得逞。

官场的低俗,不外乎明码标价、卖官鬻爵。当权力成为交易的筹码,“人民”这一概念,和曾许下承诺的“服务”,又有多少是可信的呢?其实这也能接受,起码人家是付了代价去求这顶乌纱帽的,有真小人本色。可一干人等道貌岸然的形象,言之凿凿的说教,就有点太伪君子了。难道诸位是在赌我文明古国的百姓眼瞎,看不透你们那点鬼把戏?

生意场上的低俗,我们见得多了。上至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下到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哪儿表现得不是吃喝玩乐一条龙?哪儿显示的不是如何在歌厅、舞厅将客户陪好?或许,我们自古就缺少轻松、规矩地做成生意的潜质吧。这么说,我们似乎还真需要点儿西方公民的契约精神?

谈到低俗,肯定会有人说,存在即为合理,想说低俗,先看民意是否即是如此。而我说,低俗并非小事一桩,它与创造力低下有关。君不见我大中华歌功颂德的烂片一大堆,而大片匮乏?有时,为迎合某一群人的口味,低俗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该想着如何摆脱这种境地,想着如何高雅起来。从自己做起,做到不低俗。有关部门此时也不妨介入,不强制,只引导,将这一朝一夕难以促就的移风易俗之事办起来。

人性的好奇让我们去尝试,而低俗带来的快乐常常令我们欲罢不能。只是千万不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羞耻心,是我们抵御低俗来袭的最佳武器。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