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读完之后

合上这本书,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是否在精神学界名头很大?”

往返北京、包头的火车上,我读完了这部形似回忆录的病例题材的小说。对于这部小说,我有诸多不解之处。其一,我理解不了洛丽塔为何会接受继父。其二,洛丽塔为何期待阳痿的剧作家拯救自己?进而令其陷入死亡的绝境。

这些疑问,让我怀疑这一切本就是洛丽塔的精心谋划。不是有那么一个著名的论断嘛,年轻的美国诱奸了古老的欧洲,或者是古老的欧洲诱奸了年轻的美国。如此看来,纳博科夫真是个思维怪异的家伙,只有他才想得出为何那么写,究竟有何特殊含义?

甚至,我怀疑这本就是纳博科夫的自传。

贯穿《洛丽塔》始末的有许多线索,译者,恐怕作者也理不清头绪。这终究是部奇书,谁读了,都可能会平添几分遗憾。

发布日期:
分类:文化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