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xmbr,删除磁盘分区,新建磁盘分区,对我而言,这几个步骤并不复杂。拆换硬盘后,想修复Ubuntu网络连接失败的问题,于是重装,却再次遭遇grub error 16错误。再明知fsck也无法修复的情况下,重装,无用,grub error16错误再现。最后,只得拿Windows xp sp2安装盘进入故障修复台,输入了密码,执行fdisk /mbr。发现无此命令,输入help,发现有fixmbr,和社区里yaoms所说相同。执行,被Windows提醒可能丢失分区表,头脑一热,也没备份,直接摁下y。Reboot后,输入bois密码,顺利进入Windows。然后在磁盘管理之下删除原有的ext3分区,而保留swap分区。新建分区后,发现此分区排在光驱之后,只得执行更改名称指令。不过,执行此操作需谨慎,已安装到此分区的复杂程序容易因此出错。
在复位拆换的硬盘后,发现C盘空间略小。因此,将所有缓存文件的位置全部移到新建的分区上,无碍。重启后,C盘空间果真变大。可是,C盘空间大又有何用?
希望在未来某天,Windows能像Ubuntu一样免费、亲民,而在Ubuntu下无需通过wine,也能执行Windows程序,在Windows下也可以执行Ubuntu的deb软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