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对立淹没的人性

在微博上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据说是一个日本青年所讲——“要人家为它而死的国家,就让它灭亡好了”。这句话,相信激起不少爱国人士的反弹。刚开始听到,我也很不习惯,我们的国家本该灭亡吗?这是什么道理?

当我冷静下来之后,发现问题远没有这么严重,国家对于个人而言,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国家维系的社会里,就一定比现在差吗?许多人觉得自己需要国家,其实源于一个预设的前提——没有国家,他将流离失所。然而,若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里,国家真是必要的存在吗?

维基百科引用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定义说:“国家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权。”在我看来,很多国家,尤其是独裁倾向比较明显的那些个,如朝鲜、古巴、查韦斯领导下的委内瑞拉,以及开放报禁之前的缅甸,都将本来合法使用的暴力推而广之,变成笼罩在人民头上的,无处不在的阴云。试想,活在这样的国家里,作为公民的权利和幸福感何在?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又是怎样一种压抑?怎样一种愤懑?

通常,将合法暴力扩大化的独裁国家,都试图向全世界证明自己有能力捍卫“祖国”的尊严。比如朝鲜发射不知所踪的卫星,缅甸软禁昂山素季等等。在这些对立中,都有一种倾向,以国家这个本来就是暴力机关维持的机构主导,利用文宣工具打压对手或者反对派。朝鲜说美国人民的幸福感全球倒数第一,以前我们也说台湾的小朋友啃树皮当饭吃;而事实上,朝鲜才会大批大批地饿死人,还秘而不宣,也只有彼时的中国才发生了震惊全球的大饥荒,至今毫无歉意。

对境外反对势力的打压,对被打压的对象而言,毫发无伤。这不过是给本国人民演的一场戏,就像男生的撸管子一样,眼前的美轮美奂,不过是为了迷惑自己的感官,在激情释放后就消失了。窃以为,国家对境外势力的丑化,和撸管子的手法相同,道理也相似。此时此刻,你让国民兴奋了半天,觉得自己生活在鲜活灿烂的天朝上国,而下一秒,在纸里包不住火,被子民知道真相后,那种空虚和孤独是不是比夜半撸完更难受?

打压境外势力,不过是造势;而令境内反对派噤声,才是宣传机器的主要功能。此功能通过两个方法来实现,一则塑造典型人物,发起热火朝天的学习热潮;二一则,不给反对派任何说话的机会。第一条我们可以看新闻联播的前二十分钟;第二条来看缅甸,昂山素季等几乎没有集会的自由,更不要说出一份《人民日报》式的刊物,就是发个文章,也没有哪家报社敢登。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形式的集权,不但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便利,也有手脚并用堵住嘴的恐怖。

无论与境外,还是境内持不同声音者进行对立,宣传机器都会淹没硕果仅存的人性。无法想象一个大义灭亲的社会,还会有怎样的和谐;也没法想象被宣传成典型的人物,日后将如何保持神的本色而不坠入凡间。心中只有国家,而目中无人;满是对阶级敌人的仇恨,而从来不想自己是否也是一枚棋子。这样的思维,围绕在身边久了,谁都会习惯了,但如果一直屈从,人性将无处逃生。正像一个日本共同社记者感慨的,中国现在是爱国无罪。如果因为爱国,什么都可以被原谅,那我们将有多少不眠之夜,担心不幸降临的误伤。

以上文字来源于:Mac Love Me,http://maclove.me/,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
分类:时政

作者:LV

只是爱着这里,只是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