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因何污名化

自某高层接连发表鼓励创业的言论、造访所谓的创业根据地以来,创业变成了一件重要程度不亚于当年建设和谐社会的、举国上下全体动员的大好事。

当然,这怎么能不成其为一件好事呢?就解决就业压力、经济下行压力而言,创业有其独特价值。如今的创业者,恰如当年的先富人群,可能带动一大群人就业、致富;而就创业本身而言,其惯有的乐观、激情,也容易使社会对经济状况产生积极的预期。不巧的是,偏有“一小撮”人不信邪,如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滚滚浪潮中,竟如顽石般岿然不动。为何?

原因不外有三:

其一,每有社会运动,事后总会在汹涌的水面下发现一只此前不曾看见的手。它的目的何在?外人不得而知。

其二,创业不是万能钥匙,基于互联网的创业也并非万精油,可以解决那么多困扰普通人已久的问题。

其三,创业并非一个新现象,当下一窝蜂式的报道也谈不上理性。如果将以讹传讹当做社会现象,你所看到的也许是泡沫,而非真正的繁荣。

前几日,也曾有幸造访中关村创业大街,昔日的盗版光盘集散地如今已焕然一新。相比于两侧橱窗的琳琅满目,几个朴素的小馆子倒分外惹眼。我忍不住推测,这条街上,真正的创业明星可能还不是那些终日奔走于各大会场、苦觅伯乐的青年才俊,而是这些馆子的老板们。相比于创业家们的意气风发,这些老板除了在店里招呼客人,并不善于抛头露面,可谓低调至极。终日在饭桌前谈论融资、渠道、营销的创业家们,绝想不到身后站了这么一位甘心隐于市的实干家。

创业家们终将散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因激情难再而归于平静,或因资金匮乏而黯然离场;少数有幸平步青云者,也断不会放弃利用这段经历的机会,常向不甚熟识的朋友、媒体记者推销,甚至不惜夸大其词,将“辛酸史”包装为“血泪史”,将“扶植史”篡改为“奋斗史”,个中意味,你我常人自难体会。

创业并不神秘。若论创业,何人今生未创业?人生何时不创业?每一次归来、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创业的储备和开始。而谁曾一次次地、自豪地宣布——我创业了?若本就如此平常,为何至今天这般地步,创业精神被奉为圭臬,创业家们,尤其是连续创业家们,被奉若神明。

我想象不到在此过程中有多少尊严被践踏,我也想象不到此间洒下多少汗水和泪水,漫天而来的创业家和创业精神,不免让人慌了神。时至今日,嘴里不捎带几个事关创业的词儿,人似乎就会落伍;没写过高大上的商业计划书,就如不会使用平常的Office系列软件般惹人侧目;没进过创业咖啡馆,像没去过星巴克般罕见。曾几何时,创业还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而今,却是一团无人敢理的乱麻。若有如我一般斗胆对创业出言不逊者,无不被视为离经叛道之徒,似乎不治一个大不敬之罪就有违天道。

诸君莫忘创业的本质是什么。创业是为了展翅翱翔,而不是为了借着风口飞起来,会飞的猪终究还是猪;创业是脚踏实地,为自身、家人、员工,乃至社会,谋求福祉,而非一味参加商业演出;创业是为了打拼出一片天地,而不是用口水喷出一片天地,台下听者少有傻且天真之人。

希望虽殷切,事实却无情。如今的创业浪潮,已如瘟疫般涌来。而此时的世界,再无《圣经》中所载的上帝,以一己之力将其驱散。接下来的日子里,常人不妨手执浴巾立于创业红海之岸,保全一众裸泳者之颜面。